从医院回来,陆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创作当中。
他要创作一部关于白血病患者的剧本,而这个剧本的名字就叫做《我不是药神》。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药贩子程勇从贩卖印度神油,再到替白血病患者贩卖阿三仿制药“格列宁”,最终他以平价特效药救人无数,让他被病患封为“药神”,但随着利益而来的,是一场让他的生活以及贫穷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机的多方拉锯战。
当程勇真切地进入到白血病人这个群体后,他的蜕变和成长是惊人的,即使为此陷入牢狱,也要尽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个病人。
陆离闭门谢客,开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剧本的创作当中……
在这期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也在热播中走向了尾声。
这部由真正军人来主演的军旅电视剧,以其热血的风格,以及展现了龙国特种部队真实的一面而吸引观众。
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备受追捧。
还有许多退伍军人,只要《永远的兄弟》的旋律一响起,他们就会想起那些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战友们。
而《永远的兄弟》这首歌,在电视剧上映之后,迅速的走红。
陆离的《永远的兄弟》以空降冠军的高姿态,连续占据金曲排行榜前三四周之久。
而这部军旅电视剧以及主题曲,虽然热度和影响的深度比不上三年前的《士兵突击》,但是在征兵方面却是毫不逊色。
龙国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参军的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陆离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选择参军,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去军营历练或者发展。
这让军队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更加的快速。
军方对此非常的满意。
而除了引发参军的热潮以外,这部剧还让关于特种兵这一题材的电视剧如井喷一般出现,跟风者无数。
有许多资本找到陆离,表示想要将特种兵打造成一个系列。
不过陆离并没有想要继续拍下去的意思,因为拍这样一个特种兵的系列,其实大同小异,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他也没有放弃。
他把这个系列交给了八一厂和资本一起合作开发,这样一来,既把这个特种兵系列做下来,又对参演的战友们有一个交代。
而陆离则是全心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当中……
……
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陆离完成了《我不是药神》的剧本。
这部作品涉及到了正品药和仿冒走私药的一个悖论,正品药贵并非能一味的责怪药企,因为一款正品药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但开发成本却高得吓人,如果药企不卖高价就赚不来钱,赚不来钱就不能继续开发新药。
而对于病人而言,他们当然渴望低价的药品,所以只能购买仿冒的走私药,而走私药又侵犯了正品药一方的权益,是违法的,如果大家都去买仿冒的走私药,那就没有药企愿意冒巨大风险和成本去开发新药。
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剧本也将这样的矛盾尖锐的展现了出来。
陆离之前拍的电影大都是应国家或者各部门的要求而拍摄的主旋律电影,在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陆离的电影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影响深远,寓教于乐,真正做到了艺术作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功效。
这也是为什么陆离如此受到国家重视的主要原因,他是龙国第一个以文艺作品立下一等功的人。
而这一次,他想要为人民而拍,为那些正承受着病痛苦难的人们而拍。
陆离并没有找资本合作,而仍旧是以八一厂作为《我不是药神》的出品方,剧组也还是以八一厂的老班底来打造。
当副导演阮刚毅看到剧本时,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太好了,这个剧本写得太好了!”
《我不是药神》剧组很快便成立了,现在就只差演员。
影片以贩卖仿冒的走
私药团队为主,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也都充满闪光点,需要很扎实的表演。
特别是主角程勇。
他是这个团队的主心骨,而整个故事也是以他的视角而展开,他内心的成长也是贯穿全篇的主线。
陆离最终还是找到了徐争。
当徐争接到陆离的邀约时,可以说是又惊又喜。
“陆导,什么时候开拍?你告诉我一声,我随叫随到!”徐争笑呵呵的道。
陆离道:“你先看一下剧本,觉得合适就回我电话。”
“好的,那我看一下。”
徐争挂了电话,很快就收到了陆离发过来的剧本。
对于陆离找自己拍戏,徐争有些意外,毕竟自己这些年的重心更加偏向于导演,如果是别人找他,他也许要考虑一下,或者说看过剧本再说。
但是现在找他的可是陆离啊!
自从出道以来从未失手,屡屡创下龙国影视史的记录和奇迹,陆离就是当下文娱界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如今还在继续。
所以徐争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像他电话里说的,随叫随到。
“我不是药神?”
看着这个有点魔幻的名字,徐争微微皱了皱眉头。
陆离找他究竟要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呢?
仍旧是他最拿手的主旋律吗?看名字不像啊,不过还会一如既往的让人惊艳吗?
徐争带着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