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郡守认罪(2 / 2)

至此后,更是不敢有人抱有这种想法了。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内心也越发开始膨胀起来。

一听说睿郡王李浔要被贬至嘉阳,内心于是就有了想要趁此大捞一笔的想法,随后稍稍一安排便开始实施了。

说来此事也不算久,估摸着就六七天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张千林的原话。

对于张千林做的那些恶事,他倒是没有丝毫隐瞒,一桩桩一件件都说了得很是详细。

从他所有的表述来看,他明显就只有一个想法:求死!

求死还不容易啊。

让他签个认罪书,一刀就可以将他了结。

可李浔不想就这么便宜了他。

张千林做恶一方这么多年,若是背后无人袒护,李浔打死不相信。

还有,他借自己名义巧立名目,以及今晚带兵前来杀自己,背是要是没个人致使,谁信啊?

还有还有。

他方才说与绝鹰山匪寇勾结,这倒是让李浔想到了一种可能。

当晚,在司命的帮助下,灭了绝鹰山的匪患。

李浔猜测绝鹰山的匪寇定是受人致使,第二日就命人再次搜寻。

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真有其事,但也找到了一丝珠死马迹。

从吴黑子的老巢中搜出来的银子中,发现了一些奇怪之事。

银子浇筑分为官和民两种。

官银因为浇筑方式有所区别,较之民筑银色泽要白上一些。

并不是说那种好坏,只是工艺的区别而已。

当然民间也不乏黑心的银炉,往银水中添加其他杂物的。

且不说是官银还是私银,浇筑银锭时都会有落款。

朝廷官银由银作局负责,银子底部自是会落有银作局的字样。

民间银炉浇筑的银锭,则是会落下某某炉名称的字样。

从吴黑子山寨中搜出的银两,虽没有发现有色泽发白的官银,但还是从部分银锭中发现了端倪。

其中多达十数万的银两,底部监造炉的名称皆是被人故意抹了去。

兵士发现这一情况,立即汇报给了李浔。

事情蹊跷,李浔立即命人将那批银锭仔仔细细的查了一遍。

这一查,当即就查出珠丝马迹。

其中一锭银子,底部虽是也被刻意抹除,但还是剩下最后一笔没有抹除完。

大渝朝不过两州之地,银作局以及民间银炉不过五座,而且全都集中在梁州。

这主要是也是因为梁州多平地,成银便于运送。

而这锭银子上残留的字迹指向了离京城最近的民间银炉——昌兴!

原因在于,残留的字迹像是捺,也像是点。

不管点也好,捺也罢,其他几家银炉之名,都找不出这样的笔画,因此可以断定这批银锭就出自昌兴号。

昌兴号紧靠京城,不难让李浔将之前的事一并联系起来。

绝鹰山要杀自己的人,必定是京城中人。

恰好,张千林又提到和绝鹰山匪寇有联系。

如此串联起来,说张千林没有受到他人的指使,李浔说什么都不信。

只是,到底是谁要置自己于死地了?

京城刺杀不够,还要煽动文人仕子当马前卒。

绝鹰山失利,立马又安排嘉阳郡守来灭口。

灭口?

李浔突然想到了这个极为关键的信息。

白天与城门守卫发生冲突,晚上立马就派兵来剿杀,这说明和张千林联系之人,今日就在这嘉阳城中。

甚至还特地交待过,如果事情败露被抓,张千林要一力将所有罪责抗下来。

想到此处,李浔的脑袋中冒出了一个极为可怕的想法。

亲卫中可能混进了奸细。

说实话,李浔也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为何会这么想,实际上也是有迹可寻的。

当日前往月上梢,行踪除了亲卫就只有李砄知晓,毕竟那日是应李砄之邀而去的。

倘若是李砄做的,做得是不是太明显了些?

以他的智商,断然不可能傻到这种地步。

既已排除了这种可能,就只能是他手下的亲卫了。

京城文人写檄文一事,有没有参与其中,李浔无法猜测。

但是兵营一事,多半就有其身影了。

为何这么说,我们不妨这般猜想一下。

军营内部的事,也只有亲卫最为清楚。

那日方渐武前来,表面上是先搜的营房,但其实搜后山时,实则是直奔着那个山洞而去的。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找到他们都不知道的那个山洞了。

此不说亲卫中有人完全参与了其中,但一定透露了极为关键的信息。

避如卫队行程,夜晚军是否有守卫等等。

倘若京城一事还不能证明亲卫中藏有奸细,那便再来说说绝鹰山十里外遭遇匪寇袭营一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