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就要开动了。船桨与湖水之间的碰撞,传来了低沉的嘶吼声。
与老刘头的小船相比,这艘大船算得上一头巨兽了。原来每月的十五到十八这几天,朝廷秘训的水军就会按照当年戚帅的《纪效新书》所教导,派遣战船迎钱塘浪潮出海,旨在训练水师在滔天大浪中驾驭船只作战的能力,同时也是向沿海地带的倭贼示威。而这也给了一些苦于海禁、无法带货出境的客商铤而走险的机会。
他们想方设法贿赂水师提督和地方官员,利用水军在钱塘江涨潮时出海巡航的机会,偷偷夹带着一些货物混上战船,转运至南洋一带,从而牟取暴利。
徐霞客一行上船的时候,船舱里早已经坐了一些客人。他们大多面色沧桑,神情冷漠,没有人相互说话,也没人多看徐霞客他们一眼。
船舱里,只有徐霞客四人踉踉跄跄的脚步声。林彦瑛警惕地看着这些人,林彦复也不经意地握紧了自己的佩剑。
这时只听见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铁器不能带进船舱。”一位百夫长站在船舱门口,眼睛看着林彦复。
林彦复看了徐霞客一眼,徐霞客对他摇了摇头。他咬了咬牙,把佩剑从腰间取下,递给那位百夫长,说道:“这是一把家传的古剑,请军爷妥善保管好,多谢!”
百夫长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应答,看也没看多林彦复一眼,就拿着这柄配剑走出船舱,融入在那片广阔的黑暗之中。
林彦复想对徐霞客说句什么,可是徐霞客又对他摇了摇头。他便咽回了自己想说的话,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船缓缓地向前开去。夜晚的太湖像一个巨大的蚌壳,将所有的呼吸和温度笼罩在其中。
有些客人闭上了眼睛开始休息,有些客人看似神情漠然,却紧紧地抱住胸前的包袱不敢入睡。无书低声地问徐霞客:“先生,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海宁?”
徐霞客也压低声音地回答道:“最快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在钱塘江最凶的浪头上撒欢了。”
无书胆怯地问:“我们会不会死?”
徐霞客说道:“每个人都会死。只不过看你愿意死在床上,还是死在山海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