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其实也简单。
以前的军粮,就是正儿八经的粮食,还需要士兵自己煮。
这种基本以主粮构成的饮食结构,有巨大的问题。
士兵在体力消耗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主粮才能恢复体力。
所以食物一直占了后勤运输的最大一部分。
而新汉,因为农业改革和工业化,很多以前非常金贵的东西,现在不敢说白菜价,也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了。
比如步兵携带的口粮,换成了加了盐的糖,肉类罐头等高能量食物。
这些口粮容易携带,保质期长,而且单位质量能提供的能量远高于主粮,也不用埋锅造饭。
这也为长距离行军提供了基本保障。
等到可以补充物资的时候,后勤也会运输一些蔬菜,主食,肉类,让前线士兵能吃上热乎饭。
后勤体系的打造,和新汉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新汉目前的军队数量全部加起来,接近四十万。
而负责后勤保障的常备人员,就有二十万。
这些是领工资的专职后勤人员,其中有退役的士兵,从社会上招募的青壮。
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负责军需物品生产的工厂。
在战时,加上临时征募的人员,负责后勤运输的人员,能从二十万扩大到八十万。
这些,在参谋部都是有计划的,后勤部门也有从哪里征募六十万人,这些人如何安排的预案和相关的准备。
打仗,是一个体系化的大事。
前线士兵能告诉奔袭,依仗的是平时的准备,靠的是完善的后勤运输。
在专业化的军队面前,高丽的准备就显得儿戏了很多。
在高丽边境,修建了防备金人的‘千里长城’。
这道防御工事,并没有对装备了热兵、器的新汉军造成任何阻拦。
一百五十分口径的火炮三炮,就打垮了城墙。
而在那城墙上驻守的士兵,更是被新汉军的子弹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即便是从低向高射击,步枪和各都装备的水冷重机枪,射程也远超高丽的弓箭。
这种情况下,战斗自然没有什么悬念。
大军还未到城墙下,负责进攻的零一三军二团五营三百人,便拿下了城墙,打开了通路。
至于‘千里长城’其余区域来支援的人,也被迅速击溃,‘千里长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便被攻破。
之后便是一路坦途。
高丽的军队偶尔会来拦截,可这些阻击在前锋部队的攻势下,基本是触之即溃。
没办法,高丽军装备还不如三十年前的金人,如何能跟现在的新汉军打。
便是有一二百不怕死的冲上来,子弹的攒射下,也是顷刻间被打的七零八落。
没有火力压制,也不知道匍匐前进,就这么直挺挺的冲锋,在新汉军看来,比靶场的靶子还好打。
而作为哨骑的蒙兀骑兵,则全程观战,并全程处于震惊状态。
在新汉人换枪后,蒙兀和新汉骑兵的冲突就已经少了。
这些蒙兀骑兵,大部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被叫做枪的东西,在战场上有如何恐怖的杀伤能力。
之前看边境那些新汉骑兵拿着,还没放在心上,觉得不如新汉军以前的铁甲钢刀厉害。
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新汉军队装备的,到底是怎样恐怖的武器。
在一次次击溃高丽的阻击,来到西京城下时,时间正如叶华所说,六天半。
高丽多山,地形复杂,对行军造成了一定迟滞,不过还是没有超出新汉一方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