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红头战机,氮化镓雷达亮相【求订阅】(1 / 2)

第260章红头战机,氮化镓雷达亮相【求订阅】

想将量子通信技术,和无人机相结合,无疑是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具体的应用量子通信。

全球对量子力学的研究,主要分为量子计算,以及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其中量子通信领域,主要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来进行信息安全传递。

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

为量子通信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

因此如果无人机能够搭载量子通信系统,便可以避免信号被截获干扰,在执行任务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彻底消除掉这块短板。

届时量子无人机,必然会成为敌人的噩梦。

而要想实现量子通信,只能通过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匙分发两种方法。

如今国内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但要想验证量子密匙分发,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实验才行,且就算实现远距离量子密匙分发,到具体应用在无人机上也还有很远距离。

绝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做出突出成果的项目。

徐源自然也很清楚这点,不过却是当下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相当于布局未来。

毕竟量子通信的强大就在那放着,并且全球地区都非常重视。

谁能率先研发成功并掌握,都会改变世界的局势。

要知道凭借其特性,可不单能应用在无人机,完全可以实现全覆盖,做到所有信息互通有无,构建强大的量子通信网络。

而要想实现这些,首先少不了的,便是设计一种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的新系统。

关于这件事,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方面,显然不具备相关资格。

于是徐源来到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梁占军进行了详细交代后,便又直接动身前往熟悉的庐阳。

……

为推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今年在庐阳市正式成功新建立了,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目标是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抢占世界量子信息领域发展制高点。

打造代表国家水平,承载使命的创新基础平台。

借助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刚好方便他设计编码出,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新系统,

对于庐阳这座城市,徐源自然是非常熟悉,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顺利到达庐阳后,他并没有直接前往量子创新研究院。

而是先去了姐姐徐莹家里看望。

因为徐莹和其丈夫,都在庐阳一中担任老师,常年都居住在这里。

他则又是待在燕京工作,平时要一年才能见到。

这次刚好有项目上的事过来,肯定要去家里坐下吃顿饭才行。

但考虑到自己如今的身份,直接去一中学校,显然是行不通的。

要是被学校里的学生,或者老师认出来,不搞个讲座怕是很难离开。

毕竟这种事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所以最终他还是,提前给姐姐徐莹打去了电话。

直接在家里见面。

看到自己弟弟过来,徐莹无疑非常高兴,特意向学校请了假。

饭桌上徐莹除了关心徐源外,倒没有去询问这次突然来庐阳的原因,显然也清楚徐源身份特殊,很多重要的国家项目都是需要保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莹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次徐源过来可没少给小外甥带礼物。

但考虑到项目上的事情,最终徐源并没有过多的逗留时间。

和姐姐一家人告别后,便乘坐专车动身前往量子创新研究院。

作为一座今年新设立的,科学院下属研究院,量子创新研究院位于高新区。

在蜀西湖以南。

路程上没花费太长时间,便顺利到达目的地。

直接驱车驶进去,最终在一栋楼下停稳,接着徐源从车上下来后,当即朝着不远处几位站着的身影走去。

能看到对方也连忙迎了上来。

很快双方近前后,还没等徐源开口打招呼,便听其中一位戴着近视镜的中年男子说:“徐院士。”

“听说你要来我们院研究项目,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全院上下可都很激动。”

“就等着你过来呢。”

“可惜没能直接去车站接你,倒是有些遗憾了。”

徐源虽之前没和对方见过,但既然要借助量子创新研究院搞项目,先前肯定已经沟通联系过了。

所以倒也称不上陌生。

听完对方这番话,嘴角立刻浮现出笑容,面容和煦的开口回答。

“潘院士你太客气了,我还担心会麻烦你们呢。”

“我们哪里会怕麻烦,现在正愁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潘宪峰接过话茬连忙回答,随即主动在前面做了个请的手势:“要不徐院士咱们还是先去休息室吧?”

徐源听到潘宪峰的话,对此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毕竟外面也确实不适合谈话。

下秒点点头,便跟着对方前往楼上的休息室。

路上身旁其余几位研究员教授,也都表现的非常热情高兴。

都非常欢迎徐源的到来。

对此徐源心里自然也比较明白,知道眼下量子创新研究院的情况。

量子创新研究院刚组建完毕,就连第一次会议,也才召开没有多久。

甚至很多研究员,都是从其他地方抽调来的。

彼此之间还都不是太熟悉,简单来说正处于磨合期阶段。

各量子信息相关项目,开展的情况,也都没有办法让人满意。

就眼下情况来说,量子创造研究院急需有价值有含金量的项目成果。

刚好徐源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将来还要借助量子卫星和无人机结合,如果真能够研发成功的话,对量子创新研究院来说无疑是很大成就。

因此潘宪峰得知这件事后,根本没有任何犹豫。

当即便向徐源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甚至表示会配合徐源,争取早日取得进展。

……

“徐院士。”

“目前我们研究院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已经全面配置到位了。”

“随时可以开始项目。”

“另外如果需要助手或项目成员的话,我们这边也都没有问题。”

休息室内,潘宪峰笑呵呵和徐源说着,介绍起关于量子创新研究院的情况。

这时旁边的几位研究员,甚至潘宪峰院士自己,神情中都浮现着期待。

还有些许激动。

他们心里虽然很清楚,徐源在此之前,应该没有进行过量子通信的研究,按理说量子通信相关水平,绝对和他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要知道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均是量子信息领域。

正因如此,才会特意被抽调过来。

奈何回首徐源的履历,实在是太让人惊讶,甚至可以说耀眼。

有那么多跨界研究的项目例子在,难免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信任感。

相信徐源既然敢研究量子通信,那应该是有把握。

否则谁会挑这种难度爆表的项目去做。

“那真是太感谢潘院士了。”徐源闻言立刻微笑着点头回答。

对此他无疑是乐意看到的,毕竟这可不是小项目。

单凭他自己,恐怕无论如何,都很难完成这套直接量子通信新系统。

主要放眼全世界,此技术都还在研究中,并没有什么例子可以参考。

有潘宪峰这样,在量子领域研究多年的人参与,无疑会事半功倍。

能够把项目进度缩短很多。

潘宪峰此时的注意力,显然都在量子通信上,根本飘不到其他事上。

恨不得赶紧弄清楚全部情况,也好早点正式研究。

于是当念头停留在这里,紧接着他又忍不住主动抛出一个问题。

“对了徐院士,还不知道你打算从哪个方向开始?”

既然都已经决定,要让量子创新研究院帮忙,这个时候徐源肯定不会有意卖关子。

结合自己先前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在脑海中稍微组织下语言,然后便直接开口大致讲解起来。

“目前我们的量子卫星刚刚发射入轨,想进行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可能还需要稍微等待上一段时间。所以眼下阶段我想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

随着徐源话音落下,现场包括潘宪峰院士在内,大家都很快陷入思索。

使得休息室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见到这一幕,徐源倒也没有打扰,只是坐在座位上安静等待。

差不多在过去十几秒后,才见潘宪峰院士率先回过神来。

脸上浮现出的表情,满是激动兴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