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霍奇猜想让我们等了两年,见证国产空间站的建成又等了几年,那么载人登月又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海外懂个锤子载人登月,这是独属我们的浪漫。”
“说句比较煞风景的话,目前我们距离实现载人登月还差不少,必须要研发出新一代火箭和载人飞船,以及非常重要的月面着陆器,恐怕需要等待的时间要比建成空间站更长。”
“我倒认为这天的到来不会太久,别忘了我们正是创造出一项项航天奇迹,才终于有了今天的航天成就。”
“只要有徐院士在,我认为一切都有可能。”
……
徐源平时并不会登录自己的账号,所以也不知道有那么多网友给自己留言评论。
除非有人主动提醒他。
所以对他而言,眼下主要关注的事情,依旧是万众瞩目的空间站。
像载人登月这么远的工程,并没有现在就去深想。
转眼几天过去。
梦天实验舱,也终于来到了发射时间。
2016年5月17日,周二。
今天对于国内航天发展历史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下午三点钟左右,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梦天实验舱已经矗立在发射架上。
发射中心和燕京飞控中心,同步指挥此次任务。
徐源并没有亲临发射现场,而是和陈建方以及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何鲁平,坐镇燕京飞控中心。
和发射中心那边同步进行指挥,确保本次发射对接的圆满成功。
毕竟前几次发射都非常顺利,外界也都认为世界上有了第二个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这对于航天发展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可要是在这种情况下,梦天实验舱的发射出现什么问题变故,那后果绝对没法轻易承担。
对于负责此项目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系统来说,心里面所承担的压力要比之前更大。
“看到这次发射有你在现场,说实话我心里可就安心的多了。”
徐源和陈建方刚走进飞控中心指挥大厅,看到何鲁平院士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便听见对方脸上堆着笑容突然开口说道。
甚至连旁边的陈建方对这句话也很是认同,当即笑着点了点头。
“谁说不是呢。”
面对两位长辈的话,徐源心里面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想着这难道敢情是拿自己当吉祥物了。
当然说归这么说,对于两人的心里想法,他还是明白些的。
这次发射大家都承担着这么大压力,有他在遇到某些突发状况,确实能更好更迅速的排除故障解决。
起码在空间轨道自主交会对接上,他还是比较有话语权的。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基本低到已经能够忽略不计。
毕竟眼下他们可不是首次进行交会对接,对这项技术的掌握已然非常成熟。
因此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接着还是打了声招呼。
“何院士好。”
尽管如今他们都是院士的身份,但抛开这点,对方更是他的长辈。
而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则遇到不少熟人,微笑着和他们打了声招呼。
期间陈建方也很是热情,全程脸上表情都堆着的灿烂笑容,丝毫没有掩饰内的喜悦和欣慰。
没办法。
谁让他在当院工程院院士后,自家女婿又成为了两院院士。
搁谁身上谁会不高兴。
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此感到羡慕。
尤其那些家里有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的,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女婿不行。
这时徐源和陈建方他们的目光,也投向了前方大屏幕中显示的火箭画面,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就会升空,将空间站的最后一个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对接。
彻底组成空间站连接体。
陈建方不是一个能闲下来的人,下秒扭头看向何鲁平随口问道:“怎么样老何,这次发射你们有信心吗?”
何鲁平闻言扭过头来,先是瞥了陈建方一眼,然后斩钉截铁的回答。
“当然。”
“梦天实验舱,可是我们院的最新杰作,并且很多重要组件还有其他部门的协助。”
“作为空间站的其中一环,绝对能保证系统性能。”
言语中充满着自信,显然对梦天实验舱的对接,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但话音刚落,他又想到什么连忙补充:“还有在很多外形和热控系统设计上,徐源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我只是做出了一小部分的贡献。”徐源听到何鲁平的话下意识附和道。
他的确在外形和热控系统上给出了意见,甚至还包括空间站的其他核心舱实验舱。
不过梦天实验舱作为航天员工作的地方,和其他舱存在着较大不同。
除了没有睡眠区和卫生区,最具有标志性的,便是左右两边各一排柜子,正是实验舱里的科学实验机柜。
包括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
高精度时频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等。
未来航天员或载荷专家,会在这里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
整个实验舱的研制过程中,空间技术研究院也参与了相关组件的研发,陈建方当然清楚其中实力,刚才也就是故意那么一问。
也就在他们讨论时,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距离火箭的预定发射时间越来越近。
当指令员的播报声响起,整个指挥调度大厅内的氛围也瞬间紧张起来。
“距离发射还有一分钟。”
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天宫空间站最后一环,此次发射过程也进行了全程直播。
尽管网友们更期待载人登月,但到了这个时候,心情都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网站平台专门的话题讨论区中,以及直播间纷纷发送评论弹幕,搁心里默念这一分钟倒计时。
“见证历史。”
“一飞冲天,一帆风顺。”
“激动。”
“天宫空间站发来贺电,正在等待新成员加入。”
“啥时候能上月球啊。”
“能不能把我的愿望带上去,以后上课没有早八。”
“起飞。”
……
很快随着指挥调度大厅指令员念完倒计时,正式下达点火指令。
能看到画面中的火箭,在成功点火后,开始向着天空飞去。
持续加速下,犹如一柄钢枪直插云霄。
并成功实现零窗口发射。
因为要执行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火箭的发射必须要实现零窗口发射。
也就是发射时间精度,要控制在一秒内。
这要求火箭各系统在点火前提前做好准备,等待点火发射。
徐源对实现零窗口发射并不意外,毕竟早在进行首次自主交会对接实验时,就已经做到了这重要一步。
但这时他却注意到,旁边的陈建方像是松了口气。
似乎刚才对发射非常担心。
而或许是看出了徐源的疑惑,陈建方并未卖关子。
没等徐源开口询问,便主动解释起来。
“我们这才采用的是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要实现零窗口发射,需要综合权衡发射准备的,提前量和低温推进剂蒸发的消耗量间的关系。”
“为此前期可是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实验,优化提高了各系统对零窗口发射的适应性。”
“可以说这是开创了我们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先河。”
将陈建方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插曲。
只能讲在火箭推进剂这方面,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最终在火箭的高速飞行下,超大整流罩脱离。
约八分钟后,实验舱和火箭成功分离,并精准进入预定轨道。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流罩上,徐源也给出了很多关键性建议。
比如超大的整流罩,提供了宽敞的空间,是为空间站舱段量身打造。
并且为了改善气动特性,整流罩设计采用了流线型特殊卡门曲线外形,可以更好的减轻空气阻力,以及载荷方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采用了旋转式分离方案,确保超大整流罩能够安全分离。
作为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些对于徐源来说,根本算不上多大的任务量。
与此同时大厅内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庆祝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至于接下来的时间,实验舱将在轨道上继续飞行。
经过几次变轨后,靠近空间站组合体,并完成最终的对接任务。
因为这个时间要在第二天进行,接下来相对精神上不会向先前那么紧绷。
至于网友们就更加不用多说,除了一些决定通宵关注的人外,大部分纷纷表示等明天再过来。
……
顺利完成火箭发射任务,接下来最重要的,也就只剩下实验舱和空间站组合体的对接,这使得徐源的重要性成功凸显出来。
毕竟当初正是徐源参与,才顺利攻克了搭建空间站最重要的交会对接任务。
如今再次执行此任务,就算对接过程中出问题,徐源也能及时解决。
不过实际上他依旧保持着坦然,并未觉得自己身上会有什么压力。
除是对自身实力的信任外,更相信他攻克出的技术不会出现问题。
要知道经过这么多次成功对接之后,相关的技术也更加成熟。
很快来到翌日凌晨。
徐源等相关工作指挥人员,都聚集在飞控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内。
通过最新的地面测控通信系统,指挥实验舱接近空间站并进行自主交会对接。
与此同时指挥调度大厅内,也频繁响起播报声。
“梦天实验舱变轨完成。”
……
“实验舱与天宫成功建立稳定空空链路。”
……
“开始自主导航。”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指挥调度大厅的屏幕上,显示的空间站下方摄像机画面。
突然。
太空中出现了一亮点。
尽管微小的需要细看才能分辨,却让观看直播的网友瞬间精神大振。
连带弹幕数量都突然多了起来。
“我看到了,那个就是梦天实验舱吧?”
“要来了。”
“感觉好震撼,在茫茫太空中,它们互相预见此次并完成对接。”
“提前预祝本次对接圆满成功。”
“大家尽管放心好了,刚才在画面里看到了徐院,这次对接绝对没问题。”
“保佑我今年发大财。”
此时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之间在太空的距离,只剩下五公里。
但却需要几十分析激烈追逐,才能接触到空间站完成最终对接。
和当初首次进行自主交会对接实验不同,在积累了那么多的相关经验之后,这已经变成了堪称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
甚至不需要工作人员怎么操作,实验舱和空间站便能自主对接。
而实际情况也确实正如徐源预料的那样,在实验舱顺利触碰到空间站时,处于实验舱尾部的发动机,于对接前最后一次点火,把实验舱成功推进天宫空间站的怀抱之中。
随即对接锁精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进行工作。
成功完成对接。
通过屏幕中的各摄像机画面,能看到各舱段在太空轨道上,组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T型,加上全部展开能各角度旋转的太阳能帆板。
目光很容易便沉浸其中,恨不得能在太空上,以近距离的视角去欣赏。
而几乎是当对接成功的播报响起,大厅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鼓掌声。
因为就在这一刻,世界上第二个在轨空间站,全面建设完成。
标志着国内的航天事业发展,圆满完成先前定下的三步走规划。
为载人登月打下夯实基础。
徐源尽管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在大厅内氛围的感染之下,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灿烂笑容。
并自顾自从口中低喃出几个字。
“成功了。”
当然更为激动的,还要属关注着的广大网友们。
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停顿,对接成功和空间站全面建成等相关词条,便直接冲上了热搜榜首。
相关话题评论区中,差不多所有评论总结下来,就简单汇聚成了两个字。
激动。
让人不知不觉,情绪便被调动起来,且短时间内根本平复不了。
“好激动,咱们成功了。”
“以后航天员们再上去,活动空间可大多了。”
“短短几年,我们便建设成了空间站,那么载人登月还会远吗?”
“之前国际空间站对我们爱答不理,以后他们可就是高攀不起了。”
“不就是空间站嘛,搞得跟谁没有似的,何况咱们的还是全新出厂。”
“我姐问我为什么要跪在床上看手机。”
“这是属于世界航天上一项奇迹,很想知道现在海外媒体会是什么态度。”
……
像这样在航天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官方媒体的报道总是最迅速的。
差不多梦天实验舱才完成对接,华新社便发布了篇新闻报道,其标题为《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属于世界航天的丰碑》,在很短时间内便获得大量阅读播放量。
其他官方或地方媒体,也都紧随其后,共同报道这件新的奇迹。
世界上拥有了第二个空间站,这对整个国际来说都毫无疑问称得上大新闻。
尽管海外多数都不希望这件事的发生,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法沉默。
何况在网友们的自发宣传下,海外很多人都已经关注到了这件事。
并且为此感到高兴。
因为单从个人的视角来说,世界上多一个空间站。
人类对太空的研究也会越快,当有更多的势力能够登上月球后,或许将来随着对月球的建设改造,还能获得去月球旅游的机会。
甚至是更遥远的火星,这份诱惑力,相信是很多人都无法拒绝的。
最终在这种情况下,眼看外网上面讨论的热度也越来越大,终于有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路透社称天宫空间站的建立,是全世界都没有预料到的一项航天奇迹。
纽约日报表示,天宫空间站能够为华方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为后续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晤士报预测未来能再次登上月球的航天员,肯定属于华方。
很多媒体都将天宫空间站的建设成功,称作是一项震惊世界的航天奇迹。
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真的可以获得成功的工程。
实在是匪夷所思。
没有空间站,航天员就只能短期中期在轨驻留,只有空间站建成,才能积累航天员长期在轨经验,满足进行载人登月的必要条件。
不过天宫空间站的热度越高,对国际空间站成员来说打脸越狠。
尤其是瓯空局和NASA方面,只能保持起沉默。
毕竟当初天宫空间站项目刚成立,并进行首次自主交会对接实验的时候,他们直接公开进行了表态,很是自信的宣布这种实验不可能成功。
结果对接实验不但圆满成功,并且还是首次便直接攻克了相关技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