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运河(1 / 2)

宋士 浮沉的命运 4416 字 1个月前

华灯初上,宣抚司衙门,卫士持枪而立,肃穆笔直,更有虎狼军士来回巡逻,虎视眈眈,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看在眼里。

宣抚司大堂热闹非凡,王松居首,马扩、李若虚、朱梦说、黄纵、花想容为主,黄师舜、黄馨父女为客,张横、赵若澜作陪,杨再兴带一等军士在外守候。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名府知府郭永,也不在此次的邀请范围之内。这里,都是心腹之人。

黄纵心里感激。初次见面,王松便把他当心腹幕僚对待,算得上是知遇之恩了。

“黄公,黄家妹子,深情厚意,本官就不多言了。来,我代忠义军的兄弟,多谢了。我敬你们一杯!”

其他人也都是端起杯子,众人一饮而尽。

听到“黄家妹子”,赵若澜的目光一下子转到了黄馨身上。事实上,她的眼光若有若无,一直没有离开过黄馨。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黄馨也在暗自打量旁边的赵若澜,只不过她心思缜密,没有表露出来。

二人都是青春年少,风姿绰约,不自觉地,就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相公发动这所谓的“夏季攻势”,实在是太过贴切。金人狼狈逃窜,百姓无不雀跃。恢复失地,宣抚教化,解救百姓于苦难,一举多得,实在是妙不可言。”

李若虚首先开口,做了开场之语。

王松苦笑不语,旁边的马扩心知肚明,立刻开始诉起苦来。

“李兄,宣抚司屡次用兵,士卒伤亡多达3000余人,饷银犒赏近百万贯,所费米粮近二十万石,火药、兵器不计其数。如今银库空空如也,粮食短缺,肉价暴涨,布匹不足,宣抚司可谓是焦头烂额啊!”

知道马扩不是信口开河,黄纵微微点了点头,轻声清了一下嗓子,才开始慢声细语说了起来。

“相公,各位,在下从江淮而来,所见之破败,也不过如此。两淮本是我大宋粮米之胜地,如今也因盗贼峰起,冰兵祸连连,而致良田荒芜,饿殍遍野。如此看来,若想要得到米粮,得从江南的两浙和福建路着手了。”

众人都不觉颓然。金人肆虐各地,烧杀抢掠,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盗贼峰起,田地荒芜,百姓饿殍遍野。归根结底,这根子在平息这场战事身上。

“相公,若是能打通运河,使海路畅通,可从占城国、真腊、暹罗、甚至是昆仑、瓜哇等地买进米粮。价钱上也算公道,不比从江南买进高价,或许更便宜些。”

听到黄馨的话,在坐众人除了王松,都是一惊,马扩立时起了兴趣。

“黄小娘子,你说的可是当真?”

马扩马上问了起来,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旁边的赵若澜见黄馨掌控了桌局,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不瞒各位,黄家本就做的海上生意。如今我大宋淮河以北,一石米为三到五贯,而占城米和暹罗米至泉州船舶司,不过每石一贯左右,若是数量大些,价钱上还会低一些。”

她看了看王松,继续道:“河北的玻璃和瓷器,肥皂、铁器,南海诸国风靡一时,相公只要以货易货,根本不需金银制钱,也能得偿所愿。”

王松苦笑不止。若要南北贯通,漕运畅通,海运无阻,他就得生生打一条通道出来。

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运河而进。东京城依赖漕运北上,大名府更是需要江南漕粮。一旦无粮,两河还如何坚持下去。

“张横,若是由军中招募士卒参加水师,大约可以抽调多少?”

王松话头一转,问起军中的这位总管大人来。

“回相公,我忠义军军中,五丈河、运河,以及黄河两岸出身的兄弟不少,随便抽调一下,应该也有近万之数。”

不只是旁人,就连王松也是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忠义军,如今有了如此多的将士。

“相公,河中府两万兄弟,太原府四万,隆德府一万五千,黎城大营和河东各地的驻兵一万五千余人;大名府三万五千兄弟,邯郸、洺州、邢州一带驻军两万,再加上铁厂的万人,两河的忠义军兄弟,已过十五万之数。”

在座诸人都是吸了一口凉气。想不到忠义军如此兵强马壮,雄兵十数万。黄氏父女对看了一眼,都是变了颜色。

“怪不得花钱如流水,粮草总是匮乏,原来已经有如此多的将士!”

马扩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摇摇头道:“忠义军还在招兵买马,如此下去,坐吃山空,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忠义军必须有自己的一块地方,屯田、营田势在必行。”

王松轻轻点了点头,沉声道:

“所以说,这水师是得建起来了。不能总是散兵游勇,不成规模。”

黄馨接上了王松的话,脆声道:“相公,不只是水师,海师也得未雨绸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