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南迁(2 / 2)

宋士 浮沉的命运 4511 字 1个月前

刘萼恼羞成怒,一时语塞,竟然说不出话来。

片刻,他才冷冷回道:“逃离之际,犹能如此洒脱,携犬擎鹰、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个人私物,无一遗漏,却唯独忘了数百万两河百姓,几十万汴京城的百黎庶。大宋朝可谓善矣!”

李若水面色铁青,不再言语。

这些个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今日所为,可谓是尽失民心,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大宋朝廷的脸面,荡然无存。

只怕以后这北地的百姓,心灰意冷之余,心中不复再有大宋朝廷了。

何止北地,汴京城、京畿之地还不是如此!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个白衣笀鞋的士子沿着汴河岸边仰天长叹,嘴里念念叨叨,时高时低,如癫似狂,引起旁人的一阵侧目。

“江河所至,日光所照,皆为汉土。汉土皆为腥膻,吾命绝矣!”

士子大声喊完,在众人惊异的注视当中,猛然向前一跃,跳入了滚滚而去的洪流中,瞬间便沉入了水中,没有一丝挣扎。

岸边几个短衣窄衫的年轻汉子想要去救,却已经看不到士子所在的痕迹,只能望着滔滔的河水,摇头叹息。

一些粗衣的宽袍男子沿着汴河岸边飞撒纸钱,放声大哭,形如送丧一般。

“湛湛汴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河北!大宋已亡,大宋已亡矣!”

士子们长歌当哭,如泣如诉,闻者恻然,听者落泪,驻守巡视的禁军上前要抓人,却被愤怒的民众隔开。

“有种去打番子啊,欺压百姓,你们这些厮货就会窝里横!”

“整日里就知道搜刮钱财,祸害百姓,要你们这些狗贼还有何用!”

推推搡搡中,军士们打翻了几名百姓,却引发了众怒,几个军士在百姓的一顿拳打脚踢之下,鼻青脸肿,仓皇逃去。

百姓人群冲着仓皇逃窜的军士们,喝起倒彩来,随即又殃殃离去,甚觉无趣。

都已被朝廷抛弃,又那里还有什么兴致。赵佶这位青楼天子,指望他率王师再打回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去吧,龟缩于江南一隅,睡女人生孩子诗酒趁年华吧。北地的百姓,自生自灭,自强不息去吧。

“通判,这是今日的报纸。”

李若水接过报纸,打开一看,不由得心神荡漾。

“哲宗之崩,赵佶未立,臣章惇谓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辽天诈之亡,张觉举平州来归,良嗣以为纳之失信于金,必启外侮。使宋不立赵佶,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迹赵佶误国之由,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佞。前有蔡京、童贯等六贼,后有耿南仲、秦桧之奸邪,济其骄奢淫逸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赵佶甚焉。”

李若水看的心惊肉跳,额头汗水密布,不知不觉,湿了前胸后背。

“宋之君臣莫不私心自用。太祖之篡周,固为私心自用,太宗之杀弟诛侄,尤私心自用之极致。国君之作为如此,故后来党争发展之结果,遂流于暴力斗争,党与党争,党内亦争,此种风气,盖由太祖太宗导之也。及其末也,武将亦然。王松率军北上,增援府州,张叔夜、秦桧之辈扣兵不发,折可求闭门自保,遂有府州之祸,上万精锐毁于一旦。宋已临千钩一发之危亡之境,而大臣竟犹图逞私心以自快,又安得不南迁耶!”

李若水正看得心惊肉跳。河东忠义军之死伤无数,幸好自己的推波助澜,没有在报纸上提及,否则他真就名闻天下了。

刘萼在城墙上大声笑了起来。原来他也拿了一张报纸,看的正是起劲,兴致勃勃。

“骄奢淫逸,声色犬马,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样的人也能君临天下,还有这么多无耻之辈跟随,这报纸真是一针见血,大快人心啊!”

他面带笑容,大声读了起来。

“随之则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舍之则钱权全失,一无所有。煌煌士大夫,原来爱的并不是天下百姓,爱的只是君王,爱的只是自己,爱的只是手中的权势。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刘萼志得意满,喜气洋洋,李若水面色铁青,恼怒至极。

“去死吧,一群狗日的,永远也别再回来了!”

“滚吧,滚得远远的,下一次就要滚到海外去了!”

汴河两岸,百姓们骂骂咧咧,依依不舍地离开,向城内而去,众人一步三回头,和他们意念中的大宋皇室告别。

官船渐渐离开,远远地消失在视线中,无数的百姓开始纷纷登船,他们挥手和送别的亲友告别,尾随着官船离开。

显然,大宋朝廷这一南迁,没有多少人有信心留下来。跟着官船离开,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夕阳之下,从未修葺完整的东京城墙,余晖中苍凉破旧,看着让人心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