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李青说。
李景隆拆台道:“得了吧,你脸没那么大,那可是太宗的一大功绩,皇帝不会让你带出来的,顶天让你翻阅一下。”
“放在宫里也是吃灰,皇帝压根就不看。”李青道,“便是太宗时期,也只是书案上放两本当装饰,压根就没人看。”
李景隆撇嘴道:“不看也没有赏人的道理,那是太宗留下的瑰宝,你就别想了,皇帝绝不会送你。”
李青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李景隆说的是事实,但他也没想过走正规渠道。
永乐大典放在皇宫,还没放在他这儿安全呢。
李青不是觊觎大典,只是不想这正本遭到损害。
朱允炆见俩人又有抬杠趋势,连忙岔开话题:“师兄,你这次来也是为公务?”
“嗯。”
“织造局不是开起来了吗?”李景隆不解,有些恼火,“不是吧李青,你来不是过年的啊?”
“那是过完年以后的事。”李青笑着说。
闻言,李景隆脸色缓和许多,叹道:“俗话说,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也别太显摆,不然皇帝能用死你。”
“……”李青无语,“你就不能盼我点儿好?”
“实话不中听,但是事实啊!”李景隆摊了摊手,“你这么好用,皇帝肯定可劲儿用啊!
表弟,你说呢?”
朱允炆(* ̄︶ ̄)无语的又多一人。
张邋遢除了去梨园时,平时和话痨的李景隆也聊不太来,拿上一本书,就去一旁躺椅上看书去了。
留三人叙旧。
李青扬声道:“师父,我这次给你买了许多金陵不常见的草药,您老要是无聊,可以炼炼丹。”
“嗯,好。”张邋遢回了一句,继续看书。
李景隆问:“我的礼物是什么?”
“一根拐杖,一把折扇。”李青说。
“没别的啦?”
李青忍着笑:“别的衬托不出你的骚气。”
“……你大爷。”
朱允炆倒是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起身道:“你们先坐,我去沏壶茶来。”
“不是有下人吗?”李景隆哼道,“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享受享受。”
“生命在于运动,啥都不干也不好。”朱允炆笑笑,“师兄,晚上住哪儿,我让下人收拾一间房出来。”
李青想了想,“和你们住一起。”
朱允炆有些诧异,他还以为李青会住曾经住过的房间呢。
“怎么了?”
“没什么。”朱允炆轻松笑笑:看来师兄是真放下了。
李景隆伸了个懒腰,仰靠在椅背上,问:“这次能待多久?”
“说不好,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这次,李景隆没再毒舌,李青逗留的时间,比他预期的多多了。
“劳逸结合,公务要忙,也别太亏待了自己。”李景隆轻声说。
李青笑着点头:“对了,我这有个发财的门路,你干不干?”
“什么门路?”
“养猪。”
“你没毛病吧?”李景隆没好气道,“这玩意儿富人不吃,穷人吃不起,养什么都比养猪强。”
朱允炆提着茶壶进来,笑问道:“聊什么呢?”
“李青让我养猪,你说好笑不好笑?”李景隆揶揄道,随即察觉这话有歧义,补充道:“是吃的猪。”
说着,还惟妙惟肖哼哼了两下。
“噗嗤……”
“库库库……”
连远处看书的张邋遢都大笑起来,偌大的书房笑声不断。
年味儿更足了。
朱允炆倒上热茶,招呼道:“师父,过来喝杯热茶吧。”
“嗯…好嘞~”张邋遢伸了个懒腰,走到茶桌前坐下,“青子,你让李小子养猪,可是未来百姓都吃得起?”
“师父明鉴。”李青笑着点头,“半年以后,金陵百姓的生活质量定然飞涨。”
牛羊肉太贵了,底层百姓根本吃不起,但猪肉价格一直比较亲民,也是百姓改善生活的首选。
(ps:历朝历代都禁止杀牛,但历朝历代都可以吃牛肉。)
朱允炆不解道:“师兄,金陵近一百五十万人口,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你怎么就能如此笃定?”
“是啊!”李景隆也不解,“莫非皇帝要给每个百姓发银子?”
李青道:“暂时保密,以后你们就知道了,事实肯定如此那般。”
“确定?”李景隆狐疑。
“爱信不信。”李青翻了个白眼儿,“我只能说,听劝保你盆满钵满;不听劝,事后保你追悔莫及。”
“那我干。”李景隆知道李青绝不会坑他。
他一把年纪了,钱对他来说作用不大,但他有一大家子人,有满堂儿孙,钱这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
李青打趣道:“堂堂曹国公竟然养猪,不怕传出去被人耻笑?”
“不偷不抢,也不犯大明律法,我怕什么?”李景隆一脸无所谓,“再说了,又不是我亲自养,还不是找人做?”www..com
顿了顿,奇怪道:“你怎么会想到这个?”
“自然是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啊。”李青笑道,“百姓有钱了,肯定想改善生活,可金陵现有的并不足以支撑消费,若没有相对的供应,物价就会上涨;
没钱的时候他们吃不上肉,有钱的时候他们还吃不上肉,那不白有钱了吗?”
吃、穿,是生活必需。
穿的东西金陵不缺,就缺吃的,准确来说是却肉食。
红薯、土豆已经解决了挨饿问题,接下来就是吃好了。
而物美价廉的猪肉,则是最好的选择。
李青隐约记得,后世专家说:猪肉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
~
ps:不舒服,今儿就一章…算请假吧,明天恢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