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七月,高考(1 / 2)

1997年7月7日,高考来临……

王启年冒着炎炎烈日,奔赴了考场。考场还悬挂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样的横幅。

不少的考生在考前,交头接耳的说话。王启年环顾考场,认识的人不多,唯一的一名同班的考生,是体重达120公斤的胖妞,对此,他只好一个人云淡风清的看窗外风景,等考试开始。

终于……

考试开始了!

卷子被发到手中的一瞬间,王启年抚了抚眼镜,镜片冒出了一片寒光,开始答题了……

语文卷子,与众多考生按照顺序开始答题相反,王启年喜欢先写作文,再回头答前面的题目。

作文题目有三段材料,都是关于乐于助人的,第一段是某个同学背着残疾的同学上学和回家,一背就是三年。第二段杂志社采访同学,提问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乐于助人。第三段材料,却是不记名调查问卷,如果你遇到别人碰到麻烦事的时候,如何对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这三段的材料,本质上和后来的“遇到老人跌倒,到底扶不扶”,是类似的道德拷问。只不过,后世的扶老人事件,扶不扶,引发的社会震动和反思更大。

看完三段材料,王启年灵机一动决定将后世发生的《扶老人》的写成短篇小说。简单的介绍了,某个老人在跌倒,好人扶老人到医院,却被诬陷为撞人者,被迫赔到破产。这段故事被媒体大肆报道后,无数老人争相效仿,讹诈时间不断发生,好人再也不敢做好事了。

故事里面老人和好人谁才是被冤枉的已经不重要的,关键是,这种事情发生后,使得社会的道德出现大面积的倒退。

应该怪谁?老人、好人,还是媒体、法官?又或者是,人心?!

写完之后,王启年却不由冒了一头冷汗,并非是偏题或是质量问题,而是上一世网络写手的生涯,让他擅长写长篇,几乎忘了控制篇幅,稍不留神,可能就不是800字,而是3000字一章节。

因此,草稿上的《扶老人》,就写成了1700字的篇幅。

幸亏这是草稿,不是直接写在试卷上。

王启年定了定神,开始通过压缩字数精简内容,花费了20分钟,将作文篇幅缩减到800字左右,经过删减,文章质量又有了一定的提升。既扣住了作文题,也言之有物,字数也被压下去了。

作文解决了之后,王启年回过头去做其他的题目。

……

完成了语文之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这么多学科中,政治其实是文科,但在97年,无论是文理,都要考政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