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张毕玄授意下为软公司和苹果公司谈判,付出一千万美圆的代价得到了图形操作系统的一系列专利授权.到时候微软就不会windows系列软件使用了苹果公司的专利而和苹果公司打矿日持久的官司了。
接着,张毕玄和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见了,面对提出过“我常笃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一格言,我不惜冒偏执之名,整天疑虑事情会出岔”。这样观点的狂人,张毕玄照样能从容不迫。因为自己也是拥有英特尔公司8%股份的大股东!安迪葛洛夫后备来称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25名商业领袖之一,1998年1月5日,是葛洛夫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战胜了英国王妃戴安娜、克隆绵羊多莉之父伊安威尔马特和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成为《时代周刊》新一届的年度世界风云人物。加上1997年英特尔辉煌的业绩,葛洛夫的名声和威望被推上了巅峰。
安迪葛洛夫是最严厉的老板他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着员工付出更大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中。正如霍根所言:“如果他母亲碍着他了,他也会把她解雇掉”。考克斯也说:“你得理解这一切,诺宜斯是个很善良的人,这使他深受爱戴。因此公司就得有人去鞭策和训斥后进员工,安迪正好擅长这一手。”一次他对一位女员工叫道:“如果你是男的,我会打断你的腿”。1979年,葛洛夫出任公司英特尔公司总裁。
1982年,美国经济形势恶化,公司发展趋缓,他推出了他的“125%的解决方案”。要求雇员必须发挥更高的效率,以战胜咄咄逼人的日本人。这也是“迟到登记表”的由来。公司员工每天得工作10小时,所有在上午8:10以后上班的人都得签下大名。一天上午,《纽约时报》的记者居然看到葛洛夫也签了名。
在销售会议上,你可以看到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他。他的匈牙利口音使其吐词不清,他用拖长的声调说:“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这一刻,几百名青年男女热血沸腾,似乎被一共同的命运所吸引,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掉!
当然经营公司是件难事,让人感觉好像总在最后时刻才绝望地跳进救生船。一天晚上葛洛夫梦见自己被一群野狗追赶。他说:“这是一个压力锅”。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约翰道尔在70年代为英特尔工作了6年。“葛洛夫不能忍受迟到或没有目的的会议。他是一头拼命的驴,这是行业的特性,没有答错的机会。”1984年的《幸福》杂志,将他评为美国最严厉的老板之一。有时连他自己也觉得太过分了。
“125%的解决方案”使英特尔成为血汗工厂,一些不满的工程师在头上系上布条来发泄不满。而且葛洛夫的努力仍无法抵挡日本厂商的进攻。1984年,公司存储器业务衰退。生产出的产品像山一样积压在仓库里:资金周转失灵,公司危机深重。好在葛洛夫创立的目标式管理支撑住了企业运营的轴心。而且大救星微处理器业务也逐渐成熟。1985年的一天,葛洛夫与公司董事长兼ceo的摩尔讨论公司困境。他问:“如果我们下台了,另选一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业务”。葛洛夫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1986年,公司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英特尔顺利地穿越了存储器劫难的死亡之谷。
“据说现在ibm已经在研究比英特尔386更好的cpu!您听说过了吗?”张毕玄一见面就信口说道。
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8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时代的蓝色巨人提出pc概念,引领了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ibm的对手王安公司认为电脑给个人使用的可笑的,所以没有研究个人计算机。当王安公司发现整个市场充斥这个人电脑的时候,王安公司决心生产个人计算机,但是王安公司要自己制订一套标准,拒绝生产pc机器。这时候整个市场已经被ibm的pc机以及其他的兼容pc机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完全包围了。发现大势不秒的王安公司地位已经一落千丈。这时候pc机阵营的领袖开始和其他兼容机展开血腥搏斗。不过当1985年英特尔热情的向他们推荐新产品英特386微处理器的时候,ibm却断然拒绝继续采用286cpu生产pc机,另一方面,ibm也不无想甩开英特尔自己研究cpu芯片的意思。这给了其他兼容机生产商在pc机领域超越ibm的机会,也造成ibm的后来的连连亏损的衰落。
葛洛夫怒道:“不!ibm不可能成功的,大型机的芯片和个人计算机的芯片完全是两个概念。而且,ibm的那些官僚早就在后悔没有采用我们的386了!难道你是在嘲笑我以前的失败吗?是的,ibm没有采用386但是他们已经付出代价了!”拥有计算机方面的专利比其他所有著名的计算机公司加起来还多的ibm要说研究不出pc机的cpu,说出去给别人听,也不会让人相信。
“我不是这个意思!相信你已经早就不满ibm的霸道了吧?你看,贪婪的ibm总是想把利润自己一个人赚,现在他们不但在研究pc机的cpu还在和比尔.盖茨合作研究os/2操作系统,想要强占属于微软公司的市场。今天他们想要抢占操作系统市场,明天他们又要抢占cpu市场。如果我们不团结起来,总有一天,整个市场就剩下ibm一家计算机的巨无霸了!今天我来是想谈谈把微软和英特尔结合成一个同盟,你们有计算机最中要的cpu技术,我们有普通用户必须要使用的操作系统。如果我们结成winter联盟,相信整个世界的it行业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挡我们扩张的脚步!”张毕玄笑道。
葛洛夫想到和微软结盟也不是坏的主义,于是就同意了。
张毕玄在美国时间很短,许多有潜力的公司也并没有收购。比如思科、甲骨文、美国在线之类的公司,虽然他想早点把这些金矿揽到怀里,可是这些企业还没有定型。如果自己收购了那些本来前途会很辉煌的企业,把这些幼苗引到另外一条成长路途,自己又放任不管反而会断送了那些企业的前途。现在最好是放养,等这些企业度过了婴儿、幼儿阶段,那些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人物都上台,企业成长到了少年阶段自己才下手。还有个戴尔公司,88年上市后开始几年股票价格涨的并不猛,而从上市开始400万原始股中就有350万在市场流通,只要花几千万美圆在股市中就能收购该公司的股票,比收购微软容易多了。
张毕玄知道见好就收闷声发大财才好,光自己已经没买下的股票就能让自己在20年内带来上百倍的投资收益,其中给自己带来的声誉和影响力更是大的惊人。
要低调!不能把美国企业都买光是吧?现在他还不敢像倭国人那么嚣张,看到美国企业有潜力就要收购,本来倭国人的各种产品拼命朝美国倾销,就搞的美国企业主们非常不爽。
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企业在商业上竞争不过,于是,山姆大叔就卸掉了自由的面纱,用政治的力量把它按倒然后用金融领域的软刀子捅倭国的命脉。这是国际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对自己民主,对别人法西斯的手段。
这也怪这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光短浅,或者没有意识到发达国家的真面目。亚洲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总是喜欢搞许多美圆外汇存到国库,而不是把相等价值的外汇换成黄金等硬通贵金属,所以像日本这样发达的金融体系对美国来说也是不堪一击。
虽然,现在看来倭国经济蒸蒸日上,但是等到90年代金融领域的定时炸弹引爆后就知道美国为什么会被叫做世界超级大国了!美国在90年代初期除了在海湾战争中显示强大武力外,还用金融手段让政治和军事上的劲敌苏联解体了,以及击溃了商业上的对手日本。张毕玄只是一小商人,还不敢惹的白宫里面的人物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头上。
微软公司的发展已经上了轨道,张毕玄相信巴尔默的管理水平,所以自己欣然的坐着自己的豪华游艇回香港了。除了游艇外,张毕玄还用买废钢铁的价格买下三艘美国海军退役的巡洋舰护航,虽然武器系统要比美国现役海军落后20年,连个导弹系统都没装。可是张毕玄还是非常高兴,毕竟是自己是私人舰队嘛,军舰上的士兵和军官岁数大多超过了40岁,不过开动几条古董军舰还是行的。张毕玄不是想嚣张,而是不放心坐飞机,2007年还听说有美国战斗机在天空解体了呢,而在海上一艘连舰炮都没有的游艇是很不安全的,毕竟海上有海盗这种职业的人。
这几艘军舰至少退役10多年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被拆毁。最大的一艘排水量10000吨,算是旗舰,被张毕玄命名为“微软号”,其他两艘都有6000吨的排水量,分别是“貂禅号”、“西施号”,张毕玄让两艘船上的美国大兵们了解到貂禅和西施是超级大美女,比好莱坞当红明星还漂亮的美女,这些大兵都陷入幻想和意淫中去了。
没有导弹是船也很嚣张,几十门大口径的舰泡威力就不见得比导弹差,只是射程和精确度差许多而已,几十年前大炮还是人类国家用来“校正”国家边界的主要仪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