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航母VS战列舰(2 / 2)

飞机投入实战,的确为战争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但是现阶段的飞机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或者说,现阶段的飞机还暂时没有开山立派的能力,光是这一个短腿的特效,就会把人给拖死。

不过对于飞机的能力,中华帝国这边可是深信不疑的,他们不仅仅要为飞机开山立派,并且还为飞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虽然在后世看来这并不算什么,但是放在现在,那绝对是超前的,划时代的作品。

比如各种类型的舰载机,因为还在航母上起飞,所以起飞距离必须要短,这也就意味着战机起飞时的速度必须要快,战机的重量必须要尽可能的减轻。同样的为了符合这两点,也就只能牺牲飞机的航程以及载重量这两点。

所以这种飞机用于陆基的时候,威力就显得稍微有些不足。所以他们也开发出了陆基版本,两者其实大差不差,就是体型上的差距。

而陆基飞机往往具有更加全面的性能,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攻击力更强。

事实上,王思锐对于空军的具体方案也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一个大体的概念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中华帝国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整空军框架的国家,也是目前的唯一一个,尽管可能不是那么的完整,但至少比起其他国家来说,至少也算是提前了一二十年的发展概念。

上午九点二十分,十一个编队,六十六架战斗轰炸机组成的攻击梯队抵达了战场区域,日本海军并没有进行转向,他们甚至都没有能够发现跟在他们身前的侦察机的踪迹。

不过这个倒不是日本海军的望兵在偷懒,而是因为侦察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侦察机不需要贴近距离的去观察日本舰队都干了些什么,这对于侦察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只需要待在可以看到舰队的位置就可以了。

而这个看到,往往指的是舰队上空的黑色烟雾,只要视线中能够看到烟雾,那就证明敌军在自己的侦察范围之内,若是烟雾消失了,那么就需要进行搜索。

在编队抵达的时候,侦察机与攻击编队进行了简短的交接,侦察机在这里待的时间也不短了,燃料什么的基本上也已经到了临界线,在编队抵达之前,侦察机进行了一次贴近侦察,确定了目标的数量没有出现偏差,将这一消息传递给攻击梯队之后,侦察机便调整了方向,朝着航母所在的位置飞去。

紧接着,第一个攻击梯次,由三个攻击小编队,十八架战斗轰炸机组成。

第一波的攻击由第一战斗轰炸机编队副队长丛飞中校负责指挥,丛飞也是先期的航校教员之一,后来与张勇一同被调入海军航空兵,并且担任第一战斗轰炸机编队的副队长一职。

丛飞也是个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牌飞行员,虽然没有真正的参加过实战,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倒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利用炸弹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时候,丛飞的记录是百分之四十的命中率。

面对移动靶的时候这个命中率必然会有所下降,但是不要忘了,他们攻击的目标可是军舰,军舰的侧面才是最厚的地方,上层甲板反而算是他们最薄弱的地方,航空炸弹自上而下,很有可能直接砸穿军舰的甲板。

即便无法砸穿,航弹巨大的爆炸力,以及对地面目标巨大的杀伤力,也能够使这艘军舰死伤一片。

而且还有一点,军舰的锅炉是没有办法做任何装甲的,特别是上面的烟囱,如果运气好的话,只需要一枚五十公斤级的航弹,顺着烟囱扔进去,无论这艘军舰是多大的重量,都可以直接宣告完蛋,锅炉爆炸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丛飞带领着第一个攻击梯次迅速的调整了位置,为三个不同的编队划分了各自的任务,然后顺着下方日军军舰移动的方向便勐扑了下去。

战斗轰炸机的俯冲性能并不好,但这个时候又必须要进行俯冲,而且也只有进行俯冲,才能够最有可能的砸穿敌方军舰的上层甲板,才有可能击中他们的弹药库,击中军舰的内部。

丛飞所负责的小队,他们的对手是两艘战列舰,而另外的两个小队,一个是自由攻击,另一个是跟在丛飞的身后进行补刀,而到了这里,丛飞的战术目的也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优先干掉敌方的主力战列舰,其余的小军舰即便是突破了过去,影响也不大,海军军舰会解决他们的。(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