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高人指点(1 / 2)

苏友朋在娱乐圈也算得上是学霸一枚,见张远提起《庄子》一书,便纳闷的看向他。

“《庄子》和这戏有什么关系?”

他看过的书不少,但这类古书看的少。

“《庄子》一书,其中《大宗师》一篇中有一个故事。”

张远一字一句的说道。

一旁的于文仲老爷子听到《庄子》二字,本在抻胳膊放松的他也朝着两人稍稍挪动了几步。

这年轻人还研究过老庄?

“孔夫子有一位弟子,名叫颜回。”

“有句俗语叫彭祖寿高,颜回命短,说的就是这位。”

“有一次,颜回找到孔子,说自己进步了。”

“孔子就问他,你怎么进步了。”

“我忘记了仁义……颜回这么回答。”

“孔子道好,却说还不够。”

“过了一阵,颜回又找到老师,说自己再次进步了,这回忘记了礼乐。”

“孔子道好,却说依旧不够。”

苏友朋听到这里,逐渐坐直了身子。

一旁的于文仲则悄悄坐了下来,笑眯眯的听着。

“许久后,颜回重新回到老师身边,说自己又进步了。”

“这回他‘坐忘’了。”

“这次就连孔子都惊奇,问颜回什么是‘坐忘’。”

“抛弃了强壮的肢体,退却了灵敏的听力和视觉,抛弃了智慧,与大道相容,物我两忘。”

“这就是‘坐忘’。”

苏友朋恍然大悟:“这段内容和《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教授太极剑如出一辙。”

“对,金先生写这段时,就是参考了《庄子》。”

“为什么忘记招式才是真正学会了太极剑,因为这个忘记的过程就是‘坐忘’。”

“也是与武功大道融合的过程。”

张三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越了武侠的范畴,更像是修仙者。

金庸宇宙最强的便是“一僧”,“一道”,“一魔”,写了《越女剑》后,还能加上阿青这“一剑”。

其中“一道”指的便是张三丰。

这位处于战斗力顶端的老人,相较于侠,更像是道。

他武术也不只是战斗技巧,而是大道。

“坐忘道……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苏友朋拍了拍脑门。

“张无忌忘记的是招式,记住的是张宗师的武道。”

苏友朋反复推演了一阵,心里渐渐有了底。

“张远,多谢,果然跳出戏外,我就明白了。”

苏友朋兴奋起身,来回踱步,还拿起一面小镜子,观察演练自己的表情。

学霸就是聪明,一点就透……张远都觉得惊奇,苏友朋的天赋也是顶级的。

“你叫张远是吧?”

听到有人唤自己,张远回过头去,随后用力点头以表尊敬。

“于老师,是我。”

于文仲含笑颔首。

这个年纪能结合戏里戏外,将剧本解读到这個程度,属实少见呐。

老爷子非常敬业,在开拍前熟读《道德经》,就是为了贴近人物。

他还以为会这么做的,只有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没想到在片场竟意外发现了一位懂行的后生,顿时心生好感。

“你刚才说的‘坐忘道’很有意思。”

老爷子边捶腿边说到:“忘记一切技巧和规则才能领悟事情的真谛。”

“其实我们演员也是一样。”

张远听到这话,立马毕恭毕敬的站直了身子。

老爷子这是在指点我!

“我和你对过戏,你会演,但若想更进一步,就得做减法。”

于老爷子泰然自若,在这休息的半个来小时中,对张远之前的戏份进行的分析。

听得张远是大汗涔涔。

他以为表现还不错的一些戏份,却被老爷子说的千疮百孔。

这让他想起了段奕宏某次采访中聊起王宝强时所说的话。

“职业演员的弊病就是太能演,太想演了,恨不得一根烟能抽出十八种花样来。”

“人家就一个状态信手拈来,可不把你甩的十万八千里吗?”

的确,论抽烟,谁还能抽的过《树先生》中的王宝强。

不光是王宝强,赵本山的吃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自然。

“多谢于先生指点!”

听到赖水青喊到休息结束,老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开。

而张远则一丝不苟的鞠躬道谢。

这半个小时千金难换!

张远找剧务要了个本子,赶忙把刚才聊天的内容给记下来,打算带回去反复琢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