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李顾问,要开直升机不?
李暮在上面讲。
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拼命地将听到的内容全部记下来,生怕漏了一个字。
这简直就是碳纤维完整的制备方案!哪怕可行性还有待商榷,可试问现在夏国能有哪一个材料方面的专家能拿出相同的方案。
待李暮说完后。
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啪啪~”鼓起掌来,神色满是激动。
王石存满脸红光地,兴奋道:“李顾问,您这可不是什么粗浅的研究啊,这么完善的制备流程,简直太惊人了!”
“没错,我们先前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研究碳纤维的制备流程,但到现在连您说的第一步都没有突破!”其他专家和教授们也纷纷开口赞叹。
一旁的唐燕捷同样惊喜不已,道:“看来我们还真是捡到个宝了,没想到李顾问您在材料方面也这么有研究!”
他不禁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应该直接把人抢过来。
这种天才要是在航空院,他们的研究速度能提升数个档次不止。
“只是理论而已,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呢,而且工艺还需要大量的摸索实验。”李暮摆摆手,制备流程是有了,但做实验可不是有流程就能成功的。
不过众人也只是当他谦虚罢了。
要说是别人提出的理论,他们还真得怀疑一下。
但李暮到现在为止,给他们的理论就没有出现问题过。
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唯一获得者,这个名号的含金量是越看越高。
唐燕捷两眼放光,说出了一直以来的想法,道:“李顾问,您有兴趣来我们航空院也担任个顾问吗?”
这个问题让王石存,以及在场的所有专家教授们,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要是李暮也能像半导体研究所一样在他们这里担任顾问,那他们的研究速度,想都不敢想!
“担任顾问没问题。”李暮笑着点了点头,又道:“不过我目前的主要工作重心,还是在半导体那边,可能没法在航空院投入太多的精力。”
他其实一早便看出了唐燕捷的心思,也有当个顾问的想法。
只是这事不能主动提,否则看现在这架势,提了之后自己人肯定要绑在航空院这边。
能拿到UH-60黑鹰直升机的资料,都是撞大运了,军事武器资料哪有那么容易就碰到。
“没事,顾问就很好了,让我们欢迎李暮同志担任航空院的顾问!”唐燕捷鼓起掌道。
紧跟着,下面再次响起雷鸣一般的掌声。
一边鼓掌,众专家和教授们一边道:
“欢迎李顾问来到我们航空院,有您的加入,玄鸟-1直升机的研究进度肯定能大大提升啊!”
“我看不止是玄鸟-1,以李顾问的能力,肯定能给我们航空院带来更多更先进的武器装备设计!”
“没错,李顾问,以后咱们要多多交流交流啊!”
……
李暮听着众人的赞许和认可,不禁有些汗颜。
他现在也就能搞个玄鸟-1直升机而已,最多再加上先前搞的地空D弹,还真拿不出更多的军事武器来。
“看来以后要更加努力才行,不然可配不上这些期待!”李暮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
没有从聊天页面中获取到军事武器的资料不是理由。
凭借着他现在在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中积累的优势,未必不能研究出后世的一些先进武器,比如无人机、武装机器狗什么的。
要是搞出来,完全可以改变战争的形势。
当然,这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技术、材料、成本……困难重重。
……
就在李暮微微有些走神的时候,掌声停息。
唐燕捷看了看手表,刚好到了晚饭的时间。
当即大手一挥,继续道:“今晚加餐,咱们给李顾问办个欢迎会!”
说罢,他甚至亲切地拦过李暮的肩膀,带着他向航空院的饭堂而去。
……
到了饭堂。
一群人一边继续讨论着关于碳纤维的制备问题,一边等着开饭。
李暮顺势提出了想要看一看国内最先进的直升机——直-4,用作玄鸟-1直升机设计参照的请求。
唐燕捷想都不想,直接一口答应下来。
一旁的王石存也听见了李暮的话,道:“李顾问,仅仅只是看怎么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呢?不如您去生产线直接看一看,也能了解一下我们现在的工艺水平。”
“这,方便吗?”李暮立刻心动起来。
王石存看了看唐燕捷,两人会心一笑,然后道:“方便,怎么不方便,就是怕李顾问没有时间啊!”
能把人留下来,别说看直升机的生产线了,就是李暮想亲自上手开一开直升机,他们都敢答应。
当然,是不离开地面那种!
心里这点数众人还是有的。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时间应该能挤出来一些,就这两天怎么样?”
第二代超算的研制目前没有什么大问题,CAD资料服务器也刚刚建立起框架,用不着担心。
至于03型个人计算机、01型操作系统和彩色液晶电视等项目,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
所以这两天他确实能有点时间。
“两天哪里够!”唐燕捷插话道:“我看至少五天,李顾问,您看完生产线,难道就不想开开直升机?”
“您可是玄鸟-1直升机的发明人,到时候这款直升机肯定是要上战场的。”
“不了解战场的话,怎么能做出好的直升机呢,您说是不是?”
这个理由其实有点蹩脚。
毕竟从李暮一开始给出的玄鸟-1直升机框架来看,他的设计绝对是合理的。
“四天,就四天,不能再多了,再多就要出事了。”李暮一边摇头一边道。
他也知道这是唐燕捷找的由头,好让自己多留几天。
可耐不住开直升机的诱惑太大了啊!
……
接下来四天。
在给国科院打了个电话后,李暮便留在航空院这边。
深入了解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直-4直升机生产流程和工艺的同时,他还参与了碳纤维的制备实验。
虽然进展并不算快,但他估计最迟两个月,最快一个月,完成制备的问题也不大。
到那个时候,阿斯克应该正好也能完成研究,去往波士顿。
拿到UH-60黑鹰直升机的资料后,接着便能无缝衔接,开展新的研究。
可惜的是,因为实在不能坐视实验室内每天一群眼巴巴等着自己的老专家和老教授们,李暮没什么时间去开直升机。
他所在的地方是研究基地,即便有也不可能在这里起飞。
要练习只能去往2个多小时路程外的部队驻地。
因此直到离开,也没机会去过把瘾!虽然他后面越想越不对劲,怎么感觉开个直升机比突破一项技术难题还难,却也不好以最大恶意揣测航空院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