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失街亭(2 / 2)

单机南北朝 肥鸟先行 310 字 1个月前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记录,苏泽让王思政整理送到前线,也是给前线大军做参考。

当然,关中的战事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苏泽三路大军一齐出动,就算是莫折天生再厉害,最后也只有败亡的命运。

双方的实力对比太悬殊了,苏泽麾下兵精粮足,只要有一路攻入秦州,莫折天生就没办法打了。

在如此周密的筹备下,苏泽不认为莫折天生有机会击溃任何一路大军。

关中战事的部分可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崔光让儿子送来的史书中,也有很多河东作战的资料。

崔光自己所写的史书中,还记录了北魏重臣之间的恩怨交往,对于苏泽研究重臣士族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帮助。

苏泽交代王思政好好研究,接着说道:

“崔公这些书,可抵十万兵!”

苏泽刚刚说完,就有使者送来的紧急军情,于谨已经击溃了宿勤明达,占领了街亭。——五日前,于谨围困了宿勤明达屯兵的台地。

宿勤明达发现台地没有活水后,于是亲自带领军队冲下台地,想要杀出一条突围的道路。

不过于谨早有准备。

其实当年马谡驻扎在台地上,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台地地势高,从下往上很难进攻,而居高临下的士兵可以往下冲锋。

马谡被张郃围困了之后,他曾经多次带兵冲下台地,好几次都差点将张郃的阵型冲垮。

也是因为张郃所带领的也是曹魏的精兵,这才困死了马谡。

所以于谨也吸取经验,他生性严谨,虽然在战略上藐视宿勤明达,但是在战术上却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命令士兵挖掘陷马沟,也就是在台地周围的通道上挖掘坑洼,可以挡住下山的骑兵冲锋。

于谨也不是被动的防守,也利用叛军不擅长夜战的特点,在夜间派兵攻打台地,消耗宿勤明达军队的精力。

果然,在洼地积攒的雨水用完,老天爷又不下雨,宿勤明达自己的嘴角都干裂了,他知道必须要和于谨下山决战了。

再不决战,就没有决战的机会了。

宿勤明达也是当年胡琛麾下的猛将,他披上了两幅甲胄,带头冲下了台地,竟然真的让他突破了第一层防线,快要冲出一道豁口了。

不过他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发现了宿勤明达的精锐下山之后,在附近的苏登立刻派遣他的【先登营】过来支援。

宿勤明达先是遇到了斛律金的百人队,斛律金的部曲擅长骑射,不远不近的吊着宿勤明达,然后用弓箭不停的袭击,宿勤明达的士兵畏惧箭雨,没办法继续发动进攻。

宿勤明达也是急了,眼看着苏登的军队快要堵上豁口了,他再次鼓起勇力,再次带头冲锋。

这时候宿勤明达撞上了狄干(厍狄干)。

狄干同样身披两幅重甲,一手持长槊一手持长矛,冲上去和宿勤明达死战,竟然将宿勤明达这个成名已久的猛将给击退了!两军作战,本来就是一口气的事情,宿勤明达的这口气没提上来,苏登的士兵就已经堵上了缺口。

眼看着突围无望了,宿勤明达也豁出去了,冲上来和狄干拼命。

狄干年轻气盛,当然也不怕拼命,两人又大战了几十回合,最后还是拳怕青壮,更年轻的狄干身体素质更好,在宿勤明达力竭的时候抓住了他的破绽,用长槊了结了宿勤明达的性命。

主将身死,水源也断了,叛军再也没有作战的意志,纷纷向于谨所部投降。

于谨命令各部接受秦州叛军的投降,然后立刻派出函使向苏泽报捷。

面对这和自己军队数量差不多的叛军,于谨的选择是将叛军的武器收缴,然后将其中的精锐挑选出来编练成新军,其他凑数的老弱病残和不合格的士兵,则给上口粮,让督战队押送到后方去安置。

当然,于谨能够这么做,都是因为这场仗实在是太富裕了。

投降的叛军失了锐气,但也不是没牙的老虎。

如果让他们自行解散,那很多叛军还会逃回天水,那这一仗等于白打了。

如果全部坑杀,且不说坑杀俘虏这件事到底会不会不祥,其他秦州叛军知道了官军坑杀俘虏,那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投降了,今后每一次打仗都会殊死抵抗。

于谨的做法是最稳妥,最没有后患的方法。

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将军不用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粮食来安置降卒,也没有足够时间和人手来甄别整编降卒。

于谨这么做的名声传出去,略阳城的守军本来就不足,主将宿勤明达也战死了,于谨又没有坑杀俘虏,略阳守军立刻开城投降。

于谨占领略阳,这时候距离秦州治城天水已经不足百里。

天水城中的叛军惶恐,可是莫折天生却没办法回援,因为在甘谷,他也遇到了硬骨头。

 前文勘误,苏登的先登营是跟随于谨进军的,不是侯景,前文已经修改。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