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风起陇西(1 / 2)

单机南北朝 肥鸟先行 111 字 2个月前

第194章风起陇西

等到苏泽巡视完毕,返回敦煌城的时候,凉州刺史元彧的使者已经等在敦煌城门前了。

这位使者名叫贾援,是姑臧贾氏的子弟,见到苏泽后立刻迎上来说道:“苏将军,元刺史邀请您去姑臧城商议关中平叛的事情。”

这也不是元彧第一次派遣使者来请苏泽了,但是都被苏泽用各种理由拖着不去,这次派来的贾援是凉州刺史府别驾,如果再不去姑臧,那下次来敦煌的就是元彧本人了。

平心而论,元彧是个相当不错的上司。

苏泽占了敦煌和玉门,元彧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追认了苏泽的地盘。

元彧不算贪财,也不好色,在姑臧城也不折腾,和凉州豪强们相处融洽。

用高徽的说法,这位元刺史的目标就是完成凉州刺史的任期,然后调回洛阳,为政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这一次元彧是真的急了。

以往也有造反的,但是和秦州以及南秦州那样,刺史被杀的造反还是很少的,而秦州反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控制了秦州,这都让元彧感到恐惧。

他已经认识到,朝堂的权威正在飞快的下降,仅仅靠着朝廷的任命,已经无法控制蠢蠢欲动的地方豪强了。

凉州本地豪强势力也是相当强悍,就比如苏泽眼前这个凉州别驾贾援,他出自姑臧贾氏,祖先就是曹操的著名谋士贾诩。

贾诩后人也都在曹魏集团取得了高位。

不过贾家的辉煌也就到这里了。

西晋陷入八王之乱,然后就是五胡乱华,贾家的又退回到了姑臧城,成为地方性的豪强。

这之后孝文皇帝分别姓氏,贾家连乙等姓氏都没能挤进去,只能缩在凉州。

和贾家一样的家族还有很多,凉州豪强当中既有贾家这种,本来就起家在凉州的世家。

也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避祸到凉州的中原世家。

姑臧城作为五凉时期的首都,如今凉州的治所,其中家族势力盘根错节。

所以比起去姑臧城,苏泽更愿意留在敦煌种田。

等种田爆兵,直接推过去不好吗?

这可惜得了人家元刺史的好处,也要为他分忧,好歹要去一趟姑臧,让元彧安心才行。

“贾别驾,三日后本将军就启程前往姑臧。”

听说苏泽同意前往姑臧,贾援这才放松下来,他也说起了凉州局势。

“苏将军,如今陇右各州都出现了‘真王使者’,他们在各地串联,响应秦州的叛乱,最近陇西郡的烽烟四起,元刺史想要请苏将军去陇西郡平叛。”

“陇西郡?”

苏泽疑惑的说道:“别的地方有叛乱都正常,陇西为何不安?陇西有陇山天险,陇西李氏不能镇压地方吗?”

陇西李氏,是关西地区唯一跻身于甲姓高门的汉人门阀世家,李氏的共同祖先就是西凉的君主凉武昭王李暠。

李氏一族位列五姓七望,而后世隋唐的皇室,也和陇西李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这种大家族坐镇的郡县,很少会卷入到侯刚这类地方性叛乱中,而他们家族在本地根深蒂固,也有大量私兵和听命于他们的坞堡主和豪帅们,至少能守住城池不投降叛军。

贾援说道:“陇西李氏早已经衰落,虽然位列五姓,却朝中却无一重臣出自陇西李,朝廷中陇西李官位最高的,就是定州刺史李韶了。”

苏泽思考了一下,似乎真的和贾援说的一样,陇西李空有甲姓高门的空架子,子弟的官途似乎都不显赫。

贾援说道:“其实陇西李氏能位列五姓,都是因为孝文皇帝对于李冲的喜爱。”

李冲,苏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冲,是孝文帝时期协助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的重要人物。

这个李冲重要到什么地步,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几个主要措施,包括“三长制”、“均田制”、“实行汉化”这些改革举措,都是李冲提出来的,并且是在他主政的时候推进的。

除此之外,迁都洛阳这件事,李冲也是孝文帝的主要参谋,重建洛阳的工作都是李冲主持的。

而北魏的法律《魏律》,也是李冲编修的,李冲还是当时孝文帝太子元恂的老师。

可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在孝文帝执政末期突然暴毙,从此之后陇西李氏也陷入到了长期衰退中,甚至混的不如乙姓门阀。

而穿越后,苏泽也越想越觉得奇怪。

李冲之于孝文帝,就是张宾之于石勒,王猛之于苻坚,崔浩之于拓跋焘,他是孝文帝改革运动的主要谋主,而以中华文明尤其钟爱改革家的传统,李冲应该被大书特书才对。

而实际上,李冲在史书中的事迹非常简略,甚至可以说是被刻意掩盖忽略,从而让人忽视他在孝文帝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这其中必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辛。

贾援说道:“陇西郡虽然有陇西李氏,但是陇西也是执行均田和三长制度最完善的州郡,陇西李氏也是五姓中占地最少的甲姓高门。”

原来如此啊,这下子苏泽明白了。

李冲所提出的诸多改革中,最掘门阀政治根基的,就是这个三长制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