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等人脸色微变。
黄章不服道:“夏大学士,你这话严重了。”
“教书,本就是因材施教,你这执意统一,本就是倒行逆施,而今还妄图限制我等想法,这岂非是过去独裁了?那你还要我们编书干什么?你自己来编不正好?”
“宋代固有千般不好。”
“但的确是天下治理之盛世。”
“而且宋代离大明的时间很近,留下的相关史料跟书籍也更多,对宋代进行一定的偏重,这有何不可?”
“那将西夏、辽也一并多点。”夏之白淡淡道。
夏之白讥讽的看着黄章,淡漠道:“西夏、辽距离大明时间也不远,而且还有元代编写的史料,资料同样很充足,何况辽国更有耶律大石西征的事可大书特书,宋代重文,其他重武也未尝不可。”
“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头重脚轻。”
“而且”
“我才是编书的总策划。”
“一切以我提供的编书大纲为主。”
夏之白根本不想跟黄章在这些事情上多费口舌。
完全是浪费时间。
他继续道:“如今教材编写已步入正轨,但还有很多方面能够改进,因而我会向朝廷提议,将编书的时间进一步拉长,大明编出的教材是为了拨乱反正,是为了让天下人重新认识到汉人的辉煌。”
“汉人的文治武功,就是震古烁今。”
“这是为了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以此为荣。”
“而非是生出嫌隙跟不满。”
“何况就连宋代的人,自己都承认,他们跟辽算是南北朝。”
“你们哪来的自信去独尊宋代?”
“另外。”
“这次南下,我同样会去寻找一些富有名望的士人,到时会一并引荐到翰林院,或许到时他们也会跟你们一同编书,除了南方的士人,我也会去寻找北方的士人,这些教材是为了大明。”
“非是为了迎合一地。”
“没有我的同意,教材严禁上报!”
说完。
夏之白袖子一挥,不再跟这些人多说。
黄章几人满眼愤懑。
夏之白这哪是跟他们商量?分明是通知。
而且是没有任何理由,任何依据,就直接否定了他们的成果,甚至还妄图逼迫他们就范,让他们循着夏之白的想法去做,这岂不是在抹杀他们的积极性?黄章愤恨道:“这黄口小儿好生嚣张。”
“不就是被陛下任命为了大学士吗?竟能嚣张到这样,之前还以为是恃才自傲,没曾想根本就不是,就只是单纯的狂妄,学问没多深,只知道研究一些旁门左道,还听不进劝阻,我羞与此人为伍。”
黄章愤怒的震袖,直接出了翰林院。
其他人同样面露不悦。
夏之白这已是公开否定他们了。
他们又岂能有好脸色。
夏之白在吩咐了一通后,转身朝偏殿走去。
他又何尝想动怒?只是黄章这些人越来越过分了。
就差把宋代吹成‘王道盛世’了,丝毫不提宋代遭遇的耻辱。
他眼下在翰林院尚且如此,等他南下后,以黄章这些人的气量,不知道私下还会改多少,甚至极有可能,背着自己将这些教材呈上去,提前就推广出去。
他岂能让他们得逞?想到这些。
夏之白同样暗暗摇头。
宋明以来的士大夫文人政治,虽然被后世各种推崇,但若是真细论下去,其实比汉唐的门阀政治是倒退的,对于这种情况,夏之白其实大致是有数的。
归根结底是唐宋的上升渠道改变了。
唐朝时依旧能用军功搏富贵,而到了宋代,科举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途径了。
但这群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人,又有多少人真懂治国?又有多少人真的去关心过民生,全都忙着巩固自己的权势,忙着给自己一家老小捞钱,在地方是想一出是一出,心思都放在了政治斗争上,党争之激烈,也是前所未有。
天下治理的乌烟瘴气。
纵观历史上的宋明二朝,所谓的士大夫文人政治,一直都是一地鸡毛。
明朝的巅峰时期,纯粹是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的个人秀,但即便如此,河西四郡依旧没有占齐,跟外面交流的丝绸之路也是断开的,整个西北更是烂完了,以至于日后更是主动引清军入关。
若只是宋一朝是这样,那到大明依旧如此,这就足以证明这是体制问题。
也从根本上证明了文人政治从根子上就是烂的。
因为偏离了实际。
如果大明不修正方向,历史上清兵入关那年的魔幻场景,终有一日会再度上演。
他必须得斧正这个乱象。
从根上解决!教材就是正本清源的第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