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地方百姓真有受益,朝廷收上的盐税也没少,朝堂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父皇都有心装作没看见了,但问题就出在,夏之白引出了另外一件事,便是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影响的不止是盐业,还会牵涉到其他行业。
例如采矿、纺织,甚至还有农事、军事。
一旦蒸汽机真的得到了这么大的发展,那朝堂还要继续退让吗?继续只收固有的税额?
这么多行业,朝廷都放置不管?朝廷对天下的控制力何在?最终。
一切都回归到了原点。
所谓的盐政改革,其实是在混淆视听。
盐业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新式生产力归属在谁手中。
地方官府还有一些权贵,则是有意在模糊概念,把南方的事,全都归咎在盐政治理上,试图迷惑朱元璋,让朱元璋误以为真是盐政的问题,从而遗漏掉真正的重点。
不过夏之白却在奏疏中点了出来。
所谓混乱都是假象。
归根结底,是地方官绅看到了蒸汽机提供的大量生产力,也看到了蒸汽机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并不想把这股刚出现的生产力交到朝廷手中,只想据为己有,借此来充实自家富足。
一旦朝廷丧失对新式生产力的归属权,地方官绅很容易借此成长为豪强。
豪强是历朝历代都严厉打压的。
朱元璋也不例外。
然而即便如此,依旧让人趋之若鹜。
夏之白给朝廷的建议,就是将新式生产力收归朝廷,地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属权,地方想使用这些新式生产力,则要每年交不菲的‘使用费’。
夏之白还大胆说了一个观点。
一旦所属权确定,地方阻力其实很小。
因为真正影响的只有地主,但地主在朱元璋各种打压下,早就抬不起头,也根本没什么话语权,而依附于官府的士绅,从目前南方的情况看,他们根本就不排斥,甚至是乐于接受。
因为兼并土地,在目前风险太大。
通过新式生产力,开设工厂,借此来牟利,收入会更可观。
朱元璋犹豫的点,就是太冒进了。
朱标想了想,沉声道:“儿臣同样有些担心,但儿臣选择坚持夏之白的观点,蒸汽机这东西已经出现,而且在天下都开始大肆推行开,除非朝廷耗费极大的力量,才能将蒸汽机从土地上拔起,只怕效果还不会好。”
“与其如此,不如放开一些。”
“但朝廷必须加强控制。”
“不然就会出现‘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状况,而蒸汽机相关的,便按照夏之白的建议。”
“两分。”
“一边以国企的形式支持。”
“另一边支持地方兴办,但朝廷要征收重税!”
“但夏之白说的‘新式生产力’的归属权,必须得控制在朝廷手中。”
“不然朝廷丢失的太多了。”
“响鼓用重锤。”
“朝廷想收回地方的归属权,地方定会百般阻拦,各种乱子不会少,但朝廷必须保持强硬,因而儿臣建议,朝廷在收拢归属权时,对地方的一些‘乱作为’、‘地方乱象’,进行严厉处置。”
“朝廷准许他们躺着挣钱。”
“但既然来钱这么容易,就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京都盐业,朝廷尚且如此,他们这效仿者,岂能置身事外?”
朱标一脸坚毅。
他其实都想直接将地方盐厂收了。
不过考虑到牵涉的官员太多,明的暗的压力太大,这才选择退一步,但也只能退一步,朝廷不可能放松对‘蒸汽机’相关的控制,尤其只需要少数工人,就能赚取到过去上万民灶户才能挣到的钱,来钱太容易了。
但如果真有不长眼的,敢来阻挠,他同样不会客气。
父皇会杀人。
他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而且按夏之白的预估,今后蒸汽机相关的产业,才是大明税收的重头,也会成为大明日后财政主要的税源,这更是坚定了朱标下狠手的意志。
如今大明刚开国,民心依附,国力强劲,地方组织力尚够。
若是不趁此时多收拢财源,等日后朝廷疲软,岂不是更收不上来钱?这如何能行?这次。
他就要给天下立规矩!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钱可以给他们挣,但该交给朝廷的钱,一分都别想少!见朱标如此坚定,朱元璋满意点点头。
这才是他想要的继承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