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凡日月所照,皆为臣妾(1 / 2)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喜得一良将!”田义笑着拱手拜道。

朱翊钧缓缓摇头:“是贤是良,还得观望一二。”

“若是此人得志便猖狂,那不用也罢。”

就看经过这一遭后,是初心不改,还是拜倒在权势之下。

田义有些不理解,作为内书堂打小培养的文官。

忠君体国的思想钢印,几乎已经铭刻到骨血里。

效忠皇帝,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皇帝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

田义忍不住说道:“作为明人臣服于陛下,此乃天理。这九州万方,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皇王蒸哉。”

朱翊钧笑道:“即使是海外之国的番人、夷丁,也能纳头便拜吗?”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田义顿时不能言语。

“准备明日接见众国使臣的礼服吧。”朱翊钧轻轻一笑,不再追问。

这种愚忠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相比较于全面反对皇帝,追求所谓的自由。

那么朱翊钧宁愿将这个位置坐的更安稳些。

大部分普通百姓心中只有耕作之事。

衣食尚不能果腹取暖防寒。

所以将思想的权力拱手让人。

那么朱翊钧只能代替他们思考。

避免他们在混乱的思想潮流中,互相敌对。

将真正的救赎置之门外。

而就在文华殿对面,身处内阁的三人正在为明日的大朝会做准备。

世风日下。

好容易新皇即位,一场盛大的庆典,足以将这几年的浮躁气象安定下来。

大明需要一场体面的仪式。

为这个暮气沉沉的世界献上一点祝福。

哪怕是自欺欺人呢。

翌日的晨钟声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市井之间,众人放声而歌。

乾清宫内。

朱翊钧身着皮弁服,佩玉圭,身着绛纱袍。

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中单以素纱为之。

蔽膝随裳色,玉佩、大带、大绶、袜俱如冕服内制。

冯保举着铜镜,朱翊钧整肃冠帽后,按着腰间的玉带说道:“起驾吧,去见一见朕的臣民。”

“皇爷乃圣人降世,仙人之姿,先生们想必期待多时了。”冯保笑的十分和善。

古人重仪态。

他们相信。

相貌不凡者,往往能做出非凡之事。

“起!”田义侍奉在朱翊钧身侧,一甩佛尘,吆喝道。

朱翊钧搭乘六十四抬龙撵,跨过金水河,登朝坐殿。

数次修缮而愈发宏大的皇极殿内。

每一寸墙壁都浸透着大魔的骨血。

上面高悬着混一宇内的匾额。

画阁朱楼,明窗净几。

蟠龙大柱,琳琅满目。

壁画上则用金沙翠玉描绘着大明的表里山河。

飘扬的锦缎仿佛照映着鲜血,因为大明没有一天停止过战争。

高大的金甲武士手持长戈,肃立玉阶两侧。

“宣各蕃国使节觐见!”

“宣蕃国使节觐见...”

朝班两侧的大汉将军们逐一传唱。

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和红盔将军神情肃穆。

殿下旌旗飘展,鼓声号角声黄钟声齐鸣。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使节。

皆身着大明衣冠,拾级而上。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朝鲜使臣,作为来往最为亲密热切的蕃国,这已经是轻车熟路。

此人啪的一声趴在金砖上,行大礼参拜。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尽显恭顺。

第二位是身着蟒袍的顺义王,周围的人不禁纷纷远离这个怪物。

来自暹罗、安南、满刺加、锡兰的使臣纷纷登堂入室。

朱翊钧在龙椅上不动如山,接受众人的崇拜。

这是理所应当之事。

因为追随于他的人,也在追随着宿命。

他身上拥有大明周遭蕃国的帝冠,故各国使臣皆称他为天子。

各蕃国只有王,受大明金印册封的王。

“众卿平身。”朱翊钧缓缓挥袖,在身前一扫。

仿若清风拂面,一股无形的力道将众人拉起。

“谢陛下!”众人这才齐刷刷的起身。

朝鲜使节一脸傲然的离开朝贡队伍。

又毫无违和感的融入到大明的朝班之中。

看到这种景象,朱翊钧就觉得实在有趣。

这些小国。

用大明的衣冠利益,风俗文化。

甚至还深入的学习大明官话,模仿大明的体制。

几乎和大明没什么区别了。

而顺义王上次将自己的怯薛禁卫交给皇帝之后,获得了大明地区的通行权。

朱翊钧面无表情的问道:“顺义王,朕听说你打算在河套铸城?可有此事?”

还想着模仿元大都,建设八座城楼和琉璃金银的雄伟城池。

其志不在小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