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2 / 2)

第二日,他就带着儿子们搬回平康坊。

现在宋国公府已改为陇西王府。李适之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至长安。

无数人前往平康坊登门拜访,整个平康坊街道,从头到尾,全是车马。

南曲、中曲这些烟花柳巷,都没有陇西王府前热闹。

谁能想到,十来年前在青楼爆打李林甫儿子的那个少年,会能有如今的地位?天宝二载三月的那一天,右相、左相的儿子在青楼打架,被长安人作为茶前饭后的逸闻趣事。

再看现在,朱雀街上永恒的画卷,不朽的诗篇延续。

人们看到结局,又看不透结局。

李瑄的亲戚本对李瑄处死李銙耿耿于怀,但现则挤破头往李瑄身边靠。

知道李瑄眼中不揉沙,所以凡是和李适之父族、母族有点沾亲带故的,都来求见李适之。

现在是陇西王,今后可能是太上皇。

但李适之深居简出,除了一些老友和从子、表弟之弟关系较近的亲戚,其余皆不见。

特别是那些当朝的官吏,管家会直接劝离。

为不惹李瑄不悦,李瑄的岳父裴泛和姜度都谨小慎微,拒绝见客,干好本职工作。

数日后,政事堂。

“……启禀秦王,南阳都督飞马禀告,大量叛军放弃攻南阳城,他们撤退得非常急,并留有一些物资。”

廖峥嵘向李瑄禀告截获的军令。

“南阳的叛军将领是武令珣、田承嗣,这二人都是叛军名将……”

李瑄想着起身到达政事堂旁的地图前,观察整个局势后,缓缓说道:“安禄山有可能要死守洛阳,与我决一死战。洛阳非固守之地,但安禄山除了决一死战外,别无选择。”

后世人皆知,安史之乱能打八年,全靠李隆基、李亨的微操。

李隆基若不逼迫哥舒翰出潼关,等着郭子仪、李光弼偷家,安禄山军心必乱。

李亨急需收复长安,在嘉山大捷,河北形势大好的时候,强令李光弼、郭子仪班师回朝。

使叛乱逐渐失控,且一发不可收拾。

李瑄总结历史的经验,主要将安禄山锁在河洛平原上。

潼关步步紧逼,上党高地布置强兵,河北平定,南阳死守,雎阳拦截。

四方包围!

现在安禄山欲收兵于洛阳周围。

想到此,李瑄立刻将李泌、李岘召至政事堂。

“秦王,安禄山选择与我军决战,而非撤回范阳,叛军估计会将大部分兵马集中在陕郡,我们不能如他所愿,灵宝守军可随时撤回潼关,消磨其锐气。”

李泌不喜欢拖沓,稍微思虑以后,向李瑄建议道:“一旦发现敌军在陕郡增兵,可令郭将军尽快收复邺郡、汲郡;令王将军攻临汝郡、颍川郡;令雎阳一带的兵马随时配合郭将军收复陈留郡、荥阳郡。”

他想用避实就虚的战术。

将安禄山的羽翼全部剪除,收复东都洛阳指日可待。

届时,安禄山想靠洛阳翻盘,痴人说梦。

“嗯……先生计策甚妙,右仆射怎么看待。”

李瑄点头。

李泌的计策深得他心,不正面与安禄山叛军碰撞,不断拉扯,乱其军心。

一旦叛军知道失去范阳,军心一定不稳。

历史上的安禄山在这个时间段,能那么安逸进攻南阳、进攻雎阳,进攻河东,平定河北,是因为叛军已经占据长安,短时间内没有对手。

现在则不同,在李瑄提前策划下,安禄山失去河东。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十几万精兵劲卒悬在他头上,不容安禄山不慌。

“安禄山见西面为铜墙铁壁,八成会放弃洛阳,回范阳固守。”

李岘总觉得安禄山为自己留有退路。

“现如今安禄山的兵马,已和来时不同。他下发撤退回范阳命令之日,就是燕军溃散之时,我们可立即乘胜追击,并令郭子仪堵截。”

李瑄向李岘回答道。

他巴不得安禄山脑溢血上头,令大军向河北撤退。

李瑄知道安禄山一身是病,活不久远。

说不定安禄山已经变得更暴躁,让李猪儿和严庄忍受不了,直接将其宰了。

从各方各面来讲,对李瑄都是有利的。

“即如此,下官赞成李先生的计策。”

李泌的布置让李岘挑不出毛病。

唐军不怕正面恶战。

只是局势和战略上唐军大优势,没必要与燕军肉搏死磕。

“三日之后,本王亲自到达潼关。先生先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军司马,可不要再推脱。”

李瑄向李泌任命道。

现在长安上下都知道秦王身边有一白衣山人,非常有谋略,深受秦王的倚重。

早在吐蕃的时候,李泌就为李瑄效力,在拜相的时候,又提出“枉尺直寻”的策略,李瑄不能辜负他。

“谢秦王!”

这次李泌没有拒绝,坦然接受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军司马的职位。

此没有品级,相当于差遣官,需要职事官标榜身份。

但行军司马的权职非常重。

“本王离开长安后,宰相事务由右仆射暂理。有事可以找罗兴将军,我给予他先斩后禀的权力,任何敢在我离京时犯上作乱者,不论出身,视为叛乱,直接处死!”

李瑄将六部的运作暂时交给李岘。

现在长安除了一万天策卫。

龙武军又招募两千,现为三千。

飞龙禁军又招募一千,现为两千。

金吾卫两千。

这些上上下下,都换成边军将领。

原本的禁军将领,一个不剩,让他们去养老。

禁军中的贵族子弟,怕死的全部退出。

使禁军拥有一定战斗力。

另外,长安城南还有三万新兵,由李瑄麾下大将安重璋、荔非守瑜训练。

这些也可以随时调动。

李瑄此次到潼关,会将五千最精锐的天策卫铁骑带上。

其余轻骑留在长安,由罗兴统领。

禁军方面,李瑄会带走张小敬率领的两千飞龙禁军。

其余龙武军、金吾卫由薛错统领。

另外还有廖峥嵘的锦衣卫,帮助罗兴、薛错打探长安的风吹草动,随时向李瑄汇报。

李瑄坐镇长安两个多月,他任命的官员逐渐到岗,朝廷六部开始运转,使李瑄可以暂时离开。

安禄山寻求决战,李瑄自然要到达前线指挥大军。

“下官遵命!”

李岘明白肯定有人想在李瑄离开长安的时候,搞风搞雨。

军队的事情,他无法管辖,会用尽全力维护刚稳定的朝廷局势。

而且李瑄的话大有深意。

李岘有预感,那些人会来找他。

但李瑄没有把话说明,继续和李岘、李泌谈论具体事宜。

河陇有一万骑兵,从山南经过,支援王难得,一路上粮草备足,估计已经快到达南阳。

王难得熟悉河陇军,这支精锐骑兵,将作为反攻的利器。

李广琛、辛云京率领军队到达上党高地,并已经攻占太行陉,只待军令。

现在要等更多讯息。

“禀秦王,西面的探马来报,回纥的磨延啜正在征集部落,似乎想要对我大唐用兵。”

在李瑄商议军机的时候,廖峥嵘又来向禀告重要消息。

“我知道了,吐蕃方面的动静,也要盯着。”

李瑄点头,吩咐廖峥嵘一声。

“遵命!”

廖峥嵘退去。

他们一直对回纥、吐蕃有防备,在部落中安插有不少探子。

李瑄的威名就是一张名片,表面上依附回纥的小部落,实际上愿意为李瑄效力。

是以,磨延啜调兵遣将的事情,李瑄这么快就得到。

“我与磨延啜有隙,现回纥尽拥匈奴故地,他一定想趁火打劫,取我项上人头。”

李瑄向李泌和李岘说道。

相比于吐蕃,李瑄觉得回纥是较难对付的。

回纥经过十年扩张,吞并草原的部落,养出一支精锐之师。

他们更容易到达西域和河西走廊。

而吐蕃被李瑄埋下尺带珠丹这颗钉子。

等尺带珠丹回去,玛祥·仲巴杰会还权吗?肯定不会!

掌权九年,一见老赞普就还权,是反人性行为。

就算吐蕃内部暂时统一意见,兴师北上,也得最少三个月准备。

然后再用三个月时间,从逻些翻越巴颜喀拉山。

那时已经快到冬天了。

“可否先派使者稳住回纥,待我们扫灭叛乱,再应对回纥之事。”

李岘不惧回纥,担心再开辟战场,对他们不利。

兵力只是其次,粮草压力太大。

回纥一直是大唐的附属,但北方草原没有礼义廉耻,见利忘义的事情屡见不鲜。

“本王早已计划好去应对回纥!”

“河西有李将军和郭将军,连带河西诸胡,一共六万余卒,可令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令葛逻禄汗国联合沙陀、突骑施诸部,进攻回纥西面。”

“朔方、太原一带,还有一万多兵马,再让附属铁勒、突厥诸部派遣轻骑进入回纥境内,攻击附属回纥的部落。”

李瑄向李岘和李泌指出自己的战术。

“纵有精兵、良将,兵败之险,依然存在。秦王不在,以河西军、葛逻禄突骑施诸部联军与回纥对战,五五之数。”

李泌则认为李瑄太乐观了,回纥精骑南冲下来,在没有李瑄的情况下,真不一定是对手。

李瑄百战百胜,不代表麾下也能百战百胜。

一旦失败,丝绸之路会被截断,河西的百姓也会遭殃。

“先生认为该如何?”

李瑄虚心受教。

听李泌一说,他也觉得有不小的风险。

“我怀疑安禄山有通回纥之嫌。”

“如果回纥出兵,秦王可派使者呵斥回纥,扬言安禄山已经被处死,叛乱已平,质问磨延啜为何聚集兵马。此为恐吓,让其投鼠忌器。现河北、河东被截断,回纥想要得知消息,也要几个月后,那时或许我们已经平定叛乱。”

“立刻令葛逻禄、突骑施诸部、沙陀等在回纥边境聚集兵马,令李将军和郭将军率领步骑到白亭海演武,虚虚实实。朔方、太原也施加压力。”

“当前形势,只要秦王不动,磨延啜不知安禄山是否存活,就会心中惧怕。”

李泌向李瑄献策道。

当前与回纥的战斗能不打就不打。

等平定叛乱,将精骑调回去,再出征草原也不迟。

“是我冲动,还是你们的办法好!今后一定要多听你们的意见。”

李瑄握住李泌的手,决定采用李泌的计策。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