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大汉朝的政令并没有错,错的是总有人钻空子,世家豪强不乏人才,但是却用错了方向。”
“什么政令都会有空子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毕竟道随时移,往昔的金科律令不符合现在很正常,与时俱进什么的才是重要的。”
姜泰边从门口进来边无奈的说道,他这段时间可是忙坏了,毕竟手下并没有什么可以任用的文士,只能靠他这个半吊子了,至于刘备,那就不要管他了,当年跟着卢中郎学习的时候,根本没用心。
姜泰又转头看向简雍:
“世间的事情就这么多,解决办法对应的也就这么多,但是怎么合理的把他们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一块铁和一块木头在你手里就是一块铁和一块木头,但到我的手里,可以结合成一把武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姜泰倒是不介意让简雍多学一点,不管是这段时间的任劳任怨,还是为了以后能让自己更加的轻松,都是一劳永逸的好事情,不过就这段时间看来,这也是一个榆木脑袋。
姜泰又转头看向刘备,他发现他必须给刘备灌输一些新的东西,要是一直抱残守缺,最后就算统一了天下也就是一个光武帝,他要的秦皇汉武追亡逐北的气魄,要的是那种足以威压整个时代,剑指天下的雄心,宁可如同汉武最后穷兵黩武达到独孤求败的程度,也不希望刘备像光武一样被束缚在世家与外戚之间。
汉武帝穷兵黩武,到最后天下依旧是刘家做主,四百载悠悠岁月,就算到了三国时代,西域,关外依旧是汉室称王,四方称臣,那独孤求败的气势压得四方难以抬头,就算是汉室没落又有哪个外族敢于伸手?
光武的崛起却代表了那宁折不弯的尚武气概逐渐散去,向世家低头,一低再低直到最后习惯,已经忘却当初那种“匈奴不灭,何以为家”的气概,忘却了那忍辱负重,一雪前耻的决心。
说真的姜泰不怕出一个汉武帝,就算他为了收拾匈奴打的国内民心不稳,甚至出现民变,哪有如何?至少那一战过后有超过一百年的休养时间,一百年啊,以一代人换一百年修养的时间,有什么担心的?
汉武后期是出现了民心不稳,但是匈奴基本上是废了,说一句要修生养息就修生养息了,放景帝时候你说修生养息还要看看匈奴愿不愿意,而武帝时期根本不担心寇边这种事情,之后汉宣帝继续修生养息有到达了盛世,也就是说武帝造成的麻烦并不大,要稳住还能稳。
而且说得过分点,汉宣帝之后再出一个汉武级别的狠人然后循环往复,基本上就等同于全世界薅羊毛行动,大汉国能将亚洲全吃掉……
再看看光武,光武之后世家外戚掌权,没出一个超级狠人将世家和外戚压住,百多年间世家越发的强大,直到窥视帝位,最后硬是将大汉朝玩死了,稳都稳不住,整个一悲剧。
也正因为明白这些,姜泰现在宁可出一个穷兵黩武的刘皇叔也不愿意让他走光武的老路,至少汉武的老路只要钱粮人能顶住就能走通,而光武的老路完全就是一个死路,走到最后就算不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毕竟世家的本质在那里搁着,没有强力压制迟早出问题。
抱着这个想法,姜泰现在有事没事遇到刘备就他灌输点霸道啊,王道啊,天道啊什么的思想,从现在看来,当年刘备没有好好学习也是件好事,最起码好忽悠,特别在做出了成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