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数过万,无边无际。榆林城外,将近十万大军,那真是连绵不绝的营盘,非常壮观。
不过有一点不和谐的是,在这无边的营盘中,目光可及的绝大部分地区,那营帐根本就不能叫营帐,只是一块布搭在几根木头架子上,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最多是挡下阳光而已。
不过明军营地中,也还有一部分,那是正规的军营营帐,但这实在太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正规的明军营帐中间,有一顶比其他营帐要大几倍的营帐处,有一名明军将领在一名亲卫的引导下,匆匆走了进去,抬头一看,见三边总督正在观看挂着的地图,连忙行礼道:“大人,末将有急事求见。”
陈奇瑜自然知道来人是管后勤的官员,他也不转头,只是淡淡地问道:“何事?”
“大人,还是粮草这事。眼下大军已集结在城下,要给将士吃干的话,怕是只能支撑一天而已。”军需官满面愁容地禀告道。
他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多次提醒过总督大人,说粮草实在不够。但每一次,陈奇瑜都只是让他不用管这个,赶路的时候,只给稀的就成,少吃一顿也可。
他也知道,这粮食是总督大人好不容易从朝廷那求来一点,又费了不少口舌从地方乡绅那里讨了一些出来。再让总督大人筹集多点粮食,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
在路上的时候,每次陈奇瑜让他不用愁粮食时,他的心就悬了一分,非常担心自己的脑袋。
这也不能怪他,在这个时候。《三国演义》已是普及的了,很多人都能听到相关评书。这军需官就怕陈奇瑜学曹操,到时候借自己脑袋一用,那就完蛋了。
此次再提,他那心就一直悬着,膝盖有点发软。就怕听到最不想听到的那些话。
不过,这一次,他的担心仍然是多余的。只听陈奇瑜淡淡地对他说道:“流贼军那边,不用管,等明日攻城再拨点即可。”
堂堂的三边总督,对于已经招安了的流贼,丝毫没有顾忌地称呼为流贼军,显然说明他压根就没把招安放眼里,或者说把流贼放在眼里。
对于这点。其实明军上下也是有共识的。只是军需官没想到,这临近大战了,总督竟然还不管流贼那边的粮食问题,这算是轻视到极点了吧,难道他就不怕流贼们军前造反?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军需官还没胆子当着总督的面提出来。目前既然总督已经有吩咐,他就只需照着吩咐去做算了。
陈奇瑜听到军需官离开中军大帐的脚步声。也不以为意,继续看着。目前来说。他还需要等待攻城器械的组装,而且眼下天色也将黑,就等着明早攻城了。
想到这里,他想起之前瞭望榆林城的时候,能感觉到城内的叫天军不算多。估摸着就算叫天军有增援,也不大可能超过五千这个数。
自己这边将近十万军队。用于攻城,怎么都够了。而且明天开战时,看那叫天军面对普通流贼的时候,还如何假仁假义!
一想起这个,陈奇瑜就不由得为叫天军那什么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口号而嗤之以鼻。这怎么可能,也只会骗骗那些没见识的老百姓而已。明天自己即将戳穿这个口号,看叫天军以后还拿什么来掩饰自己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