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河的入海口向东南延伸过去直到鸭绿江入海口这条没有正式划分的边界线以南就是大金驸马、辽南都统折彦冲的势力范围。
确切来说折彦冲的封地仅局限于复州但开州、辰州两州官吏的任命基本上也由他拿主意。西面的辽口早已不在前线但仍是汉部兵员、物资的中转站如今已经展成为一个军、商、政合一的重要城镇。而鸭绿江入海口的新港城——东津也在王政的主持下日渐繁华。高丽人对女真的侵略性始终抱怀警惕但庞大的走私队伍早已和的地方政治抟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甚至连执掌朝政的开京权贵也需要这股势力提供财力支持因此对其西北边疆走私的管制形同虚设物产商品源源不绝在东津进进出出。
这个时代整个世界到处乱糟糟的唯有辽东半岛却保持了良好的区域性和平。汉部到这里安家转眼已有五年。这五年里汉部没少动配合会宁方面的对外战争也调动过各种力量安抚、镇压长白山一带的造反部族。但这些战争都生在辽南本土以外除了耗费一定的钱粮人力并没有对辽南居民的生活产生多少负面影响。任何人只要越过辽口-东津一线置身于辽口-东津-津门这个三角形区域里面便会感受别处没有的安全——这里不但没有战争连来自官方的不良骚扰也较为罕见。淳劲的民风、初生的政权加上相对良好的上、下沟通体系让辽南三州拥有了这个时代最有效率的庶政系统。
对于好的政治体系的憧憬和模仿几乎是人群展的天性!辽口以北的州县虽然不属于折彦冲统辖但社会结构、官吏作风却都向辽南看齐——正如两年前辰州、开州向复州看齐一样。
折彦冲指挥、征纳的权力基本到辽口、东津一线为止几年来都没有扩展过。就是辰州、开州的赋税也有部分要直接上交会宁。但我们这位驸马的政治影响力却像一个看不见的影子一般早已深深渗入整个辽阳府甚至影响到了高丽。大金自咸州以南已经逐渐习惯按照折彦冲的规则办事!
不过规则虽然是各地在汉部的影响下形成但短期内最大的受益方却是大金政权。流入辽河流域的汉人移民创造的农业税收是直接向会宁上交的降附部族被征入伍后也是直接归入辽东路、咸州路都统旗下。大金的贵族对新移民强大的生产力和罕有的温顺性十分满意因此并不把杨应麒的移民政策当作坏事。反倒是对汉部政府而言在短期内杨应麒向北国各地推广移民的种种努力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
但陈正汇却不如此想这个刚刚踏足津门的汉部方面大员此刻的见识和眼光已经不像他初入汉部时那么狭隘。纵观杨应麒在北国的种种规划他忽然有种知己的感觉。他认为杨应麒在一片平静中其实隐藏着很深的野心也很乐意见到这种野心——因为这符合他的远望。
过去的这一年里东南生了太多的大事其中尤以方腊之乱几乎摧毁了宋皇朝的根基。在这场刚刚平息的大乱中陈正汇第一次深刻地品尝到了调控权力以影响天下事态的滋味:欧阳适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地和江南、福建的士绅建立了各种或深或浅的联系一些江南的士绅在欧阳适的接引下移民流求福建的一些财主在方腊势力最盛的时候也都打点行装准备随时入海。
在扑灭方腊之乱的这场战争里童贯是明里进行的一只手而欧阳适和陈正汇则是暗中助理的一只手欧阳适还应童贯的请求出兵剿灭了准备从水路流窜的方腊败兵他甚至想趁机在大6建立一块海边根据地最后在陈正汇的劝阻下放弃了——这也博得了江南士绅的群体好感认为大流求的这个小政权不是为了趁火打劫而出人出力。
“正汇兄的想法是对的!”坐在巡视辽东半岛的四轮马车上杨应麒对陈正汇道:“咱们无缘无故在江南驻兵道义上太说不过去。”
陈正汇本来在去年就准备北上述职的因为方腊之乱而被迫推迟直到今年洋流北上才随大队商船前来。刚刚从北边归来的杨应麒亲自到码头迎接给予他规格很高但相对简单的欢迎仪式。陈正汇的事业癖比杨应麒还要严重得多所以杨应麒没有安排酒宴之类的交际很称他的心。两人坐着杨应麒的大马车在辽南各地跑来跑去陈正汇见识了辽南农场后道:“这里的土地气候虽然不如流求富庶但农民的农务却十分精熟。津门、辽口不务农的人虽多这里也应该供应得起啊怎么每年还要从流求运这么多大米过来?”
杨应麒压低了声音道:“是你我才说可别让别人听见!这几年里辽南其实都有余粮的但收成的三分之一都被我扣住了所以市面上才那么短缺。大家都知道我们汉部有备战、备荒两仓但里面究竟有多少也就我、杨朴、张浩和大哥三哥才清楚!”
陈正汇惊道:“海运所费甚是严重七将军你这样扣不但民间民力大耗连汉部官家也不好受啊。”
“还好啦。费用虽多但航路也刺激起来了彼此消长短期来讲好坏平摊长期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杨应麒道:“而且我这样搜肠刮肚地准备粮草其实还有别的用意你应该明白的。”
陈正汇沉吟道:“七将军是怕打仗?”
“就是怕打仗!而且怕打大仗!”杨应麒道:“手里有兵兜里有粮这日子才过得安心!咱们汉部眼下民多兵少正好存粮!这是其一。现在辽南的粮食还够自给自足但长远来说一定会不够的与其等到那时才慌慌张张想办法不如现在就打下海运的底子!这是其二。”
陈正汇听他提起兵说道:“谈到兵咱们汉部如今水兵比6兵还多只怕不是很对路。”
杨应麒点头道:“没办法啊。水兵多是要打击一日比一日猖獗的海盗反正水兵数目会宁从来不管我们便乐得按需增益。但6上兵马招募得太多的话一来招人闲话二来养兵之费也太多。不过辽南如今武风甚盛我和二哥另有藏兵于民之法再过几年便可成型只要近期内大金不乱这个便不必太过担心。”
两人在半岛上转了一圈陈正汇忍住了没要求再往北边走回到津门杨应麒问道:“大流求如今形势如何?”
陈正汇道:“各县各港的吏治都已上路眼下人口日繁隐隐然成为一个大郡了。承江南大乱余绪人心向治所以容易管理。”
杨应麒笑道:“这都托正汇兄的大才!我想请你入驻津门委屈些做我的副手如何?”
陈正汇怔了一下问道:“不是有张浩在么?”
“咱们的事业越做越大杨朴已经专门去管政、军交接的事宜了。张浩虽然升作转运使但他一个人帮我料理所有政务也忙不过来了。”杨应麒道:“我的意思是让他主管北面的、6上的事务你主管南面的、海上的事务。这个担子可比远在流求要重得多也繁难得多!不知你可愿意?”
提议暂时裂流求为诸县、从津门进行遥控是陈正汇不久前才跟杨应麒说起的没想到杨应麒的回复来得这么快!不过对此他也没有感到太过吃惊只是问:“那流求方面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