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祭拜与论坛(2 / 2)

大多数媒体都是持正面观点,认为通过这样的仪式,增强了南华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的凝聚力。

但是也有一些媒体批评在文明时代,还用这种封建时代的仪式来蛊惑人心,是一种文明的倒退。

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不得不承认,这种仪式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华人一般没有宗教信仰,或者说没有欧美人那么浓郁的宗教氛围。

华人一直信仰的是天地,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

关于华人这一次的百万人大祭拜,世界媒体纷纷扰扰地讨论了好几天,就连华人媒体也一直在大肆夸赞这次的祭拜,认为通过这样的仪式,让无数东南亚的华人找到了自己的根。

而南华大学的太极广场,也比坤甸市中心,政府大楼门前的朱雀广场在人们的心中显得更加重要。

朱雀广场虽然是国家的中枢,但是太极广场经过这次祭拜,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

这样一来,还又增加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向南华大学捐款的人更加多了。

在圣地的广场上,能够将自己的名字和生平刻在上面,这种荣耀比之前更加显得辉煌。

周南一直在南华过了正月初五才返回瑞士,回程的时候,除了又带上一帮南华要到欧洲赴任的官员,还有南华各界送给周南的礼物和海鲜。

海鲜在瑞士是奢侈品,一只一尺多长的大龙虾,在南华可能是小孩子经常吃的零食,但是在瑞士,都能卖到五十瑞郎,差不多将近一个普通人一周的薪水。

周南虽然不需要赚这点小钱,但是他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海鲜当做礼物,送给政坛的同僚,这也是个拉关系的好办法。

从南华回来以后,周南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第四届世界经济论坛的准备上,同时一年一度的灯会也要准时举行了。

由林先生设计的东方博物馆和商业街也已经竣工,博物馆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筹备才能开业,但是商业街却已经面向外界招商。

这一次,所有来开店的华人或者是瑞士的小贩们,不用再可怜巴巴地露天摆摊或者是住窝棚了。

商业街一共有四百二十米长,西高东低,落差达到了三十多米,一共被分成了三层。

按照一间店铺大约五米的门面,南北两边一共有一百二十间门面,其中八十间是单间门面,另有四十间却是两间门面的大店铺。

南边一排是西式建筑,以地中海风格为主,没有欧洲建筑的繁琐装饰。

北边一排却是以中式风格为主,黑瓦白墙,在一楼的楼顶位置伸出了大约两米五的屋檐。

不管是西式建筑还是中式建筑,设计的都是两层半,一楼,二楼都可以营业,上面的半层可以住人。

虽然门脸不大,最大的店铺才十米宽,但是进步都比较深,最少的有十米,最长的有十四米深。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有半数的店铺都是设计的饮食店,咖啡馆,这些店铺都需要一个厨房。

而那些单纯卖货的店铺,当然不需要大厨房,所以营业面积也就大了一点。

商业街是纯步行街,宽度有将近二十米,中间还种植了一排树,树木之间是草坪。

原本是想把中间设计成花坛的,但是管理是个大问题,所以最后为了省事,还是设计成了不用打理的树和草。

所有的店铺全部是周南的私人产业,只租不售。但是因为韦吉斯小镇提供了地皮,所以在管理公司里面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却不拥有产权。

同时,周南不参与管理,镇上组成了一个管理团队,负责收租,还礼,并且维护商业街的卫生。

在博物馆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毛遂自荐,想要担任博物馆的馆长。

周南最近也一直在考虑人选问题,西方博物馆的馆长,肯定要熟悉西方的文物,而东方博物馆的馆长,也需要熟悉东方的文物,一般人,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特别是东方博物馆,东方的文物可不仅仅是油画,首饰,种类繁多,即使一些文物大师,也不可能在各个不同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除了专业水平,管理水平也需要好好考虑。

就在这种繁琐的事务之中,第四届世界经济论坛开幕了。

这一届的论坛,比前几届的规模更大,分场讨论已经扩大到了七十一场,不仅会议中心,就连周边四家酒店的会议室也都被利用了起来,担当论坛的分会场。

在冷战的大幕下,政治家们都在关注着,和平究竟何时能够到来。

而那些商人们,也都在认真研究,在如今的环境里,商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今天继续三更,下一章就到了主角搅动时代风云的时候了。我也要好好写,尽量不惹上河蟹大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