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爆发伊始,回到关陇地区的董福祥便奉旨率甘军入卫京师,并将甘军一部派往天津,防止日军突袭京津。
二十多岁的贾良和十八九岁的武轩远就在甘军中,却未相熟。
一次,贾良接替腰眼长了痈疮的传令兵进行文书传递时,遇到了武轩远接取书札,打了两次照面,虽然差了好几岁,但一见如故。
一日留下来吃干粮侃话,竟然引出父辈都参加过平定西北冲突及太平军捻军、参与收复xj战役。
再说下去,把父辈姓氏名字吐露出来,惊奇地发现父辈还是结拜兄弟,两人喜不自胜,就差撮土为香了。
后来好几次,在训练和巡防之闲隙,互相邀请对方留宿,一谝就是大半夜,二人对时局和世事的见解看法非常相似。
在贾良的邀请下,约定武轩远战后顺道来秦源带些土特产再回故乡去。可在乱世,这约定实际上犹如镜花水月,特别脆弱。
却说甘军多次请求朝廷将其派往辽东和山东作战,但因局势发展出人预料,朝廷刚准备要下发命令派出甘军增援,辽东战败了,旅顺口丢了,山东半岛战败了,威海卫丢了,清廷已是人心惶恐、投鼠忌器,自觉有灭顶之灾,日军也逐渐成了强弩之末,难以继续坚持战争,双方对于和谈是一拍即合,达成了初步停战协议。
日本狮子开口要利益,清廷拼命争取少给予,于是进入了针锋相对的和谈阶段,李鸿章冒着挨枪子儿的风险垂丧着脸去人家的地盘低声下气地摇尾乞怜又据理力争。
甘军便只能就地驻防,驻扎于直隶天津地区,作战心切的贾良和武轩远也只得将愤恨发泄于更苦更累的操练中。
期间,甘军中遇到了疫病,很多士兵病倒,由于刚刚经历了战争,清军中医生多给伤员看病去了,宫廷中又没有那么多御医可用,只得外请医生,这个工作交给了武轩远和贾良。
他们请来了几名医生,可拿这疫病没办法,一些所谓名医,也对疫病束手无策。
这时,贾良打听到有位关陇来的陈医生,最会对付各种疑难杂症的怪病,便打问到住处,寻去一看,竟是位二十几岁的青年,魁梧而英朗。
贾良和武轩远很是吃惊,不敢相信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能有多高明的医术,经验上首先不敢恭维。
贾良还是礼貌而尊敬地说明来意,并问道:“敢问陈师傅是关陇哪里人?”
“陇地秦源人,姓陈名正元。”
“我正是秦源人啊,没想到在这万里之外还能听到亲切的乡音。”贾良激动地说。
陈正元对于给甘军治病,自然一口答应,收拾停当,便跟贾良和武轩远去营地。
路上继续谝传,说的多是陇地和秦源的旧事传闻,以及对时局的看法。
从言谈中得知,陈正元祖上虽是农民,但他自小跟随出身于颇有名望的中医世家又家道衰落的师傅学医,当学徒打理药材时就表现出极强的医道天赋,吃过不少苦头,在陕甘清军中服役过,参加过陕甘川平叛、抗击日军的战斗,阅历广阔。
陈正元对贾良和武轩远的真诚、勇武与豪迈也很钦佩,三人渐臻于惺惺相惜。
说着说着便言及他们三人共同的爱好,练武,并就自己练过的拳法吹诩一番,自然少不了吹捧自家师傅。
当陈正元说起给自己教拳法的长胡子师傅时,贾良惊喜不已,因为这如雷贯耳的长胡子师傅在秦源城谋生时,就给他教过拳法,没想到其与陈正元是同乡。
既然曾在同一个师傅跟前练过拳脚,话语间便十分契合,对家事也能絮叨。
贾良提起自己叔叔贾襄曾说起过,有个东沿乡的同生共死的兄弟,一起上过战场,叫小愣子,极为勇猛,憨厚善良,可惜命不好,中箭后死在了战场上,一件遗物也没留下。他梦里魇住了一次,路过东沿乡看过小愣子的家,苦得厉害,两个侄子都快饿死了。
“小愣子怕也是你老乡吧?我叔对这个兄弟的耿耿于怀,时常惦念得很。”贾良说,“我答应过叔,等以后安稳在乡里,我替他去东沿乡看看他兄弟家。”
陈正元缄默无语,却有哽咽声。贾良发现陈正元的眼睛里滚出了泪水,心中一惊,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半晌,陈正元长舒一口气,说:“小愣子就是我叔,没想到,他已经没了。上次贾叔来,没说透,估计怕还是娃娃的我伤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