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自然日后……
一艘带着太阳能板,四四方方的探测器高速掠过白矮星的近日点。
即使在数千万公里的距离下,那颗白矮星依旧显得非常小,像一颗位于遥远处的星辰。
但它的光芒已经很明亮了,探测器附带的太阳能收集板在正常工作。
探测器渐渐远离白矮星而去,并使用自己的电弧推进器缓慢调整轨道。
下一步,它要一圈圈降低自己的椭圆环绕轨道,完全泊入白矮星附近。
这已经是第四颗发射向“d-1”环绕轨道的探测器了。
北极星完全不受不利处境的影响,他还在不断的在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通讯网络里刷着信息。
“墨提斯,我们的各种金属还够用,要不要再多发射一些其他类型的探针。从来没有人类近距离观测过白矮星,这必定是难得的机会。”
墨提斯依旧一板一眼的背着探索守则。
“对白矮星和基本环绕系统的测绘工作已经完成,应该优先寻找资源进行补充。”
“好吧,确实应该先补充物资。”
测绘发现,白矮星附近环绕着一圈小行星带,轨道半径约为水星轨道的一半,距离恒星非常近。
其物质来源应该是此前恒星逸散的物质,其中有少部分被重新捕获了,形成稳定轨道。
小行星带以星际尘埃为主,但不乏较大型的陨石。
他们决定找一颗比较大的陨石停泊,在那里建立基地进行修整。
……
脉冲引擎的强大推力下,舰队能轻易的完成变轨,远没有探测器那么繁琐。
舰队的轨道呈现陡峭的螺旋型下降,两圈内就抵达了小行星环的位置,找到一颗直径约5公里的不规则陨石停靠。
即使是一颗在宇宙中极不起眼的尘埃,连表面重力都聊胜于无,但它在最大不过两百米的舰队面前却显得宛如接天连地一般庞大。
与其说是“停靠”,其实更像是降落在其上。
舰船轻盈的贴在小行星地表,位于腹部的舱门无声的滑开,早已准备就绪的各类工程机器人蜂拥而出。
“工蜂”三号舰,为舰队的生存做出巨大贡献,传奇事件的亲历者,这绝对是一艘有着故事的舰船。
然而它现在被两个没有感情的人工智能小心翼翼的拆掉了。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业舰的价值,它的外壳被拆开,作为工厂雏形的保护壳,内部的生产单元被全部拿了出来摆在飞船外壳保护的地表,利用充裕的空间,所有机械都可以完全展开,满负荷运转。
剩下的合金骨架正好作为建筑框架使用。
……
黑色的长方形工程舰被彻底拆解开了,连引擎都被改造成了大型冶炼炉。大量的结构被用于其它用途。
几排银白色合金制成的框架被固定在小行星的岩质表面上,框架上焊着被精心修正过形状的装甲板,整体看上去就像资料记载中以前的工厂厂房。
各个角度探照灯的光芒笼罩下,大部分仪器都被摆放在其中。
百米见方的巨大空间里稀疏架着各种已经完全展开,精细结构反射细碎银色光芒的器械。
其中放着各种各样的精密机械臂和其它小型结构,所有生产单元都在有条理的运动着,远看如翻腾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