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改制(求月票)(2 / 2)

“另外可以在县、州之中设立学院,统一授课讲述考试内容。”

后面的那句话,李世民没说。

他实际上的目的,就像之前和李象商量的那样,逼迫世家子弟离开乡土,进入城市当中。

都说是冲天大将军黄巢和朱温图图光的世家门阀,但没有宋朝的一波城市化,世家门阀依旧不会消亡,反而还会死灰复燃。

老李继续说道:“在取得举人身份以后,才能有资格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朕打算去除其他科目,只留下进士科。进士科不再考察诗赋,而是将考试内容从考经学、时务策和诗赋,改为经学、时务策,日后时机成熟时,再添加行政能力测验。”

“进士科通过者称为贡士,在贡士选拔完毕之后,再举行由朕主持的殿试,经过朕在殿试上亲自选定的有学之士,通过者为进士……”

“进士录取后,两年观政,必须有基层和边关省份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担任中枢六部级以上部门的职务。”

这一次,李世民彻底在官面上将进士科抬到了最上等。

进士科,可就真的一飞冲天喽……

李象也没完全照抄后世的智慧,像是进士前几名,直接进翰林院养望,然后过几年出仕直接成为中枢高官,这个先例也不能开。

哪怕是状元,也得从基层做起。

听到李世民这完善的方案,众臣面面相觑。

这也太完善了吧?!

而且,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李世民这次改革科举的深意。

这是在用钝刀子剌世家门阀的肉啊。

“敢问陛下,不知何为行政能力测验?”房玄龄再次发问。

李世民说道:“这行政能力测验,还是恒山郡王提出来的,所谓行政能力测验,用恒山郡王的话说,便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考试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

“至于具体的考察内容,恒山郡王会在日后推出。”李世民最后补充道。

其实李象也没打算弄什么具体的难题,就是准备收拢一批基层的官吏,让他们出一些考察生活常识、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的题目,如果真有基层经验,考这玩意儿还真是手拿把掐。

说是商议,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通知,毕竟李世民拿出来的这个方案极其完善。

说难听一点,基本上等于照抄后人的智慧。

李世民其实也并不打算完全把世家门阀打死,李象也同样是这般想,让世家门阀和寒门子弟,以及勋贵大臣一起站在朝堂,互相角力。

老李的确是足够优秀,不需要玩什么平衡,但毕竟后人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象在他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但不代表李象的后人……

李适之:你说我吗?

实际上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这年头科举选拔上来的寒门子弟,是真的不如世家子弟。

士族子弟从小耳濡目染,上任就能直接干活,寒门子弟……不提也罢。

一句话概括就是,世家要打,但不是要完全打死,而是打掉他们掌控朝堂的放肆想法。

而打压世家门阀的终极目的,不过是为了给寒门子弟一个上升渠道罢了。

作为上位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不能因为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为水浊而偏废。

科举上升出来的官吏,固然会形成“文官集团”。但唐朝与科举制并行的,还有察举制以及恩荫制度,科举出身的官吏很难一家独大。

这次参与朝会的,依旧是那十来个近臣,倒是没有因为这次改革而掀起什么波澜。

老李在磨刀霍霍,琢磨着向世家门阀出手。

而山东士族同样不甘寂寞,他们也将目光转向了长安。

江湖酒楼当中,李漱正在和李丽质,还有裴雪青一起吃火锅。

对于这个裴氏女,李漱可谓是满意之至。

本来是打算帮着李象拉拢裴行俭还有苏定方,所以李漱才有意结交裴雪青。

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下来,李漱发现此女的姿色,竟然和能力成正比。

很好,我李漱的朋友不仅要好看,还要有能力。

“这一次要不是裴家妹妹,想要寻得有着种植白叠子经验的老农,怕是要费上不小的力气。”李丽质笑盈盈地说道。

裴雪青浅浅一笑,谦虚地说道:“只是恰逢其会罢了,当不得公主夸赞。”

李漱却是促狭地看看裴雪青,又看看李丽质:“长乐姐姐可是说错喽……”

“嗯?”李丽质可爱地嗯了一声。

“姐姐有所不知,前段日子呀,象儿可是和雪青,还有她的兄长一起吃过火锅呢,我可是听说了,象儿叫她‘裴家姐姐’呢,你说是不是乱了辈分?”李漱古灵精怪地调侃道。

听到李漱提起李象,裴雪青玉白的脸颊烧起一抹红云。

唐朝虽说是风气开放,但被开了和小郎君的玩笑,总归是要害羞的。

“还有这等事?”李丽质温温柔柔地笑着,八卦的天性瞬间被激发。

李漱瞅瞅脸色羞红的裴雪青,开始给李丽质八卦之前听到的事情。

只是李漱在酒楼当中八卦,可她却被人给盯了上。

某处宅院之内,一位斯文的青年放下茶杯,面色严肃地看着面前的小厮。

“确定了吗?”

小厮不敢怠慢,语气诚恳。

“千真万确,属下已经确认,这羊毛编织成羊毛线,正是出自高阳公主之手!”

(葱某已昏厥,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