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登基
今夜,听了母后说了很多很多,尤其是贞观最初两年,父皇要面对的种种困难,甚至是天下人的责骂,好几次在煎熬中萌生退意。
天灾,人祸,战争几乎占据了贞观初年。
正与母后说着,老内侍快步走来,道:“太子殿下,都准备好了。”
李承乾道:“到子时了吗?”
“还有半刻。”
这是父皇身边最信重的内侍,也是最忠诚的,因办这些事的人都是哑巴,这是宫中最隐秘的事,只有父子两人知晓。
小兕子双手背负,望着夜空上明月,沉默半刻道:“到子时了。”
小鹊儿领着一群孩子,大声道:“恭贺爷爷。”
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对这个家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一声钟声响起,忽然听到远方一声炸响,一团火焰直窜天际,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
紧接着又是几声炸响,接连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响。
李世民一手揽着一个孩子,恨不得肩膀上再坐一个孩子,抬头看着烟花绽放在天空,众人皆在震撼中。
这一闪而过的烟火,好似夜空中出现了真正的祥瑞,世间没有比这更美丽的祥瑞了,它在为大唐庆贺。
长孙皇后悄悄抹去泪水,抬头望着夜空,带着笑容。
今夜,守在玄武门城前的将士们也看到了这壮丽的一幕,纷纷动容抬眼望着,就连原本正在打瞌睡的守卫也忽然提起了精神。
六头鹿纷纷抬头,看着夜空中的美景。
在长安城内,腊月本没有宵禁,人们发现在长安城周边的夜空,炸开了烟花,行人驻足,仰望这夜空中的美景。
白方抬头看着夜空,他大声道:“长安,果然是人间最美丽的。”
烟花只是出现了一刹那,当太液池边重新安静下来,李承乾听了内侍的讲述才知道有不少哑火的,烟花也不是太高,勉强比城墙高一些。
但这也足够了。
今夜以后很多人彻夜未眠,当长孙皇后领着一群孩子去休息。
李承乾与父皇相对而坐,谈了很多。
都是一些对于将来治理社稷的设想,以及一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这是一场父亲对儿子的训话,教导这个大唐帝国的继承者该如何行使权力,如何与朝臣相处,以及如何号令天下兵马。
直到天快亮了,父子俩共同站起身。
今天是正月初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是大唐的崭新一天。
一个新的皇帝要在这天登基,成为这个帝国的主宰。
李承乾在弟弟妹妹的眼神中,与父皇走入玄武门,一路朝着宫门而去。
天还未完全亮,长安城内已是人声鼎沸,一群接着一群的官吏与将军接连走入朱雀门。
长孙无忌在门前驻足。
李绩道:“怎还不入门?”
长孙无忌闭着眼沉默不言。
看着接连不断地官吏走入,李绩道:“陛下与太子是英明的。”
长孙无忌低声道:“只是心中对陛下有愧疚之意。”
李绩道:“快点吧,还与陛下相约要去冬猎。”
闻言,长孙无忌这才迈步走入朱雀门。
百官已在太极殿内外站定,今天盛况空前,太极殿前的开阔地上站满了官吏与将领。
一排接着一排,皆是穿着整齐的官服。
从城墙上看去,官吏们前后左右保持着相同的距离,如同一排整齐的棋子,满满当当地站在太极殿前。
裴行俭也在人群中,他看着左右都是不认识的官吏,自己亦是这茫茫官吏中的其中一个。
太极殿后,长孙皇后亲自给儿子画着妆容。
而后李世民给这个儿子披上天子衣袍。
长孙皇后为儿子戴上了天子冕旒。
李承乾穿着厚重的衣袍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表情。
“嗯,很合身。”长孙皇后看着儿子走了一圈,笑道:“承乾的天子威仪比之你父皇还要更威严几分。”
李世民看着天色道:“往后这江山就交到你手里了。”
“儿臣谨记教诲。”
“其实朕也不用教你什么了。”
皇后又给苏婉整理了妆容,今天的苏婉穿戴皇后的凤冠霞帔。
李承乾还在确认着一道道的旨意,这些旨意都是要当殿念诵的,多是封赐的旨意。
当众人都准备好了,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旨意,大步朝着太极殿的方向走去。
当这位新帝站在众人面前,群臣下拜行礼。
这位新帝的身边站着天可汗与皇后。
新帝的脚步不急不慢,脚步稳稳地走到太极殿前,面朝百官。
内侍官吏拿着旨意,朗声道:“朕年迈重病,今太子贤明,群臣请命,朕传位太子,今太子登皇帝位,突厥,西域,吐蕃,漠北,新罗诸国诸部请封天可汗。”
“论道经邦,任惟勋德,分陕作伯,实寄亲贤,与天下同贺。”
念罢,李世民亲自将玉玺送到了儿子的手中。
李承乾手捧玉玺,谢过天恩。
随后太监又拿起一道旨意,朗声念道:“朕今登基,以主黔黎,勉循舆情,时年少,望请众卿相助,今天下疲弊,愿与民休息,谢天恩,恭诣太庙,年号:乾庆。”
这位年有二十八的太子登基称帝,这是一位年轻且强大的皇帝。
李承乾在父皇与母后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入太极殿内,脚步走过文武大臣,一步步地来到皇位前。
身着天子冠服,脚步沉稳地走到皇位,双目看着满朝文武,缓缓在皇位坐下。
这个过程其实从未尝试过,也从未练过,只不过这位太子完成很好。
内侍又朗声念诵起了旨意,道:“封赵国公太尉掌国事辅政,封英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掌天下州道府兵马调度。”
“中书令岑文本加封加银青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