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星图与名册(1 / 2)

韩瑗一次次行礼,快步逃出了甘露殿。

李世民望着他的背影,看着殿外正在清扫积雪的宫人,道:“朕的家事,让你见笑了。”

换作是太子,太子早已与外戚宗室划清了界线。

只是贞观初年,一切都还在建立,当时候征战天下的将领也有不少陛下宗室中人。

那时候也是迫切需要人手,韩瑗在兵部任职也是早年前,朝中缺人时的决定。

杜正伦回道:“陛下有陛下的难处,臣能理解。”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低声道:“洛阳的事一波三折,是当初忽视了。”

“陛下,臣查明崔仁师已离开了洛阳去了太原。”

“嗯,朕知道,博陵士族与太原都忤逆了朕的旨意,你觉得朕管他们的家事,是过分了吗?”

杜正伦回道:“陛下所作所为没错。”

李世民失落道:“可惜克明过世得太早,朕依旧记得克明是如何向朕举荐你的……”

杜正伦立在甘露殿内听着陛下说起了当年与伯父杜如晦之间的往事。

言罢,李世民又是一声叹息,道:“朕记得那时候伱只是一个弱冠少年,如今已经有了当年克明的几分风范。”

“臣不敢与伯父比较。”

“去见过杜荷了吗?”

杜正伦道:“臣去见过几次,也看过杜荷的家业。”

李世民颔首道:“你的这个族弟如今可是长安城颇有名望的商贾。”

杜正伦回道:“他行商讲究信誉,因此在关中的商贾与许多人愿意给他情面,也是因杜陵一系的情面,杜荷的货物总能得到关中权贵的喜爱。”

说起杜荷,杜正伦又有些失落,道:“人各有所长,杜荷虽说很少与太子之间走动,可他常说东宫太子是他要瞻仰的人。”

“杜荷是你的堂亲,承乾是朕的儿子,他们晚辈间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吧。”

“臣知道分寸。”

李世民递给他一个令牌,吩咐道:“你去左卫军,在尉迟恭麾下领一支三百人的兵马,去洛阳查探,期间不要轻易袒露身份,在一旁观察就好,事无巨细记录好,向朕禀报。”

杜正伦作揖道:“臣领命。”

李世民板着脸又吩咐道:“只向朕禀报。”

“喏。”

杜正伦朗声应下,“臣告退。”

人前脚刚走,李承乾便来了。

两人在殿前相遇,杜正伦躬身行礼,而后快步离开。

李承乾在殿内正要与他打个招呼,对方脚步匆匆就走了。

先有错愕,但又只好走入甘露殿。

“东宫做了些酱牛肉,给父皇送来了。”

听到儿子慵懒的话语声,李世民看着名册点头。

将食盒放下,李承乾揣着手道:“刚刚杜侍郎……”

“你看看吧。”李世民打断话语,让太监将名册递给太子,“这是凌烟阁功臣的名册,你觉得如何?”

李承乾打开名册一列列国公的名字都在上面,一共看到最后方,迟疑道:“原来真没有儿臣的名字。”

李世民喝着茶水道:“也没有朕的名字。”

“将来儿臣若是即位了,可以在名册上增加名字吗?”

李世民轻笑道:“你若是个明君,自然是可以的。”

凌烟阁是去年开始修建的,二十四个国公的名字跃然卷上。

有还在世的,也有不在人世的。

其中就有舅爷与舅舅,还有得到卢国公名号的程咬金大将军,姑丈改成了谯襄公加封荆州都督,与久住高陵县身患重病至今的长孙顺德,他是母后的族叔。

李世民道:“这些都还只是暂定的,朕还在考虑,想看看他们往后的品行再做定夺。”

李承乾将名册放在一旁,揣着手良久不语。

“怎么?这上面没有你的名字,你就有埋怨了?”

“父皇,儿臣还没埋怨呢。”

李世民打开食盒,看到了已切成片的酱牛肉,心情不错地点头,“与朕喝酒。”

“儿臣不喝酒的。”

“你……”李世民已经放好了酒碗,低声道:“一个男儿不喝酒,像什么话?”

“儿臣当值期间不能饮酒。”

李世民已拿起了筷子,一副你爱喝不喝的样子,指着桌对面的位置,示意坐下。

“倒一杯热茶。”

李世民指了指后背就有太监上前,让他挠着,一边道:“朕当年征战多地,至今留下了不少旧病。”

“父皇多注意身体。”

“嗯。”李世民吃着酱牛肉点头,抿了一口酒水,道:“郑公对你很欣赏。”

郑公是个不会自我内耗的人,他疾恶如仇,是非明确。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面对什么。

李世民搁下筷子,示意太监不用挠了,道:“这朝中如郑公这样的人有很多,马周与权万纪是。”

“还有刑部尚书刘德威亦是,中书舍人高季辅,还有张行成,又如一直以来崇郑公的刘洎,你可知朕为何要将这些人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父皇是觉得朝中需要这样的人,需要有人对抗那些祸害社稷的人。”

李世民点头,无奈道:“若是没有这些人,这洛阳案就查不下去了,就像你今天所言,宁可一直痛苦且清醒,不能麻木地活着。”

李承乾笑道:“儿臣一时说了这么多,让父皇见笑了。”

李世民低声道:“你是储君,你是太子,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一个太子立场,你选了一条很艰难的路,你自己选的。”

“选就选了,这没什么。”

李世民会意一笑。

看父皇吃得正香,李承乾将茶碗中的茶水喝完,道:“儿臣去立政殿看望母后与小兕子。”

“朕与你一起。”

皇帝搁下筷子与太子走出了甘露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