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愿夏州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2 / 2)

“这篇小说……”

“讲述的不是现在。”

朱夏华喃喃道,一眼就看出了这篇小说的背景并不是在二十一世纪,因为朱夏华从中看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困惑与迷茫。

一篇读罢,朱夏华又迫不及待的翻开了第二篇。

这一篇同样经典!同样来自鲁迅先生!

《孔乙已》。

这一篇,甚至可以说知名度更大,足以去竞争前世现代短篇小说的总统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

小说刚上来,介绍了地点,鲁镇,在这个酒店之中,鱼龙混杂。

而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的人,是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其实看到小说关于孔乙己的描述,仅仅两句文字,朱夏华就有些明白了,这个孔乙己,应该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的形象,因为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再往后看,这个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孔乙己只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人物,一个可以解闷取乐的工具。

从穿着,到行事,孔乙己的身上都透露着“迂腐”二字,单从文字来看,就能够看到这幅独特的肖像。

明明穷途末路,却依旧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当别人直截了当地揭穿了他因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的时候,孔乙己一面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边无力的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句经典的文字一出来,可以说99%的读者,都下意识的噗嗤一笑,单纯觉得这句读书人的事,那能叫偷吗有些搞笑,有些死鸭子嘴硬的味道。

可是朱夏华并没有笑,而是更加专注,因为他确信,这些都是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关键,有多么可笑,就有多么可悲。

看到长衫,看到对话与文字,其实读者们都知道大概描述的是什么时代,哪一年左右。

封建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通过这幅可笑而又可悲的画面,显露无遗。

可在这可悲的背后,却又有弱小者的寂寞而痛苦的灵魂。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双面性的,复杂的,可他虽然穷酸、迂腐,满嘴之乎者也,好吃懒做,可却并非一无是处,譬如孔乙已是善良的。

将手中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要知道,孔乙已的生活并不富裕,每次都将茴香豆分光,可想而知孔乙己的性格本就是善良。

可善良与迂腐,本就是不冲突的。

夏州自古以来,追寻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直到现在都一样。

一个孩子出生,从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就要去操心孩子的学业了,以后能不能上个好大学,能够有个好工作。

当这两个特质,在加上孔乙已的言行结合在一起,一个几乎出现在读者们眼前的形象就立了起来。

这篇《孔乙己》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在短短不到2800字的小说里,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内涵丰富,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社会地位,思想认识,还有酒店之中站着与坐着,长衫与短衣,外面与里面这样的鲜明对比,一下子就栩栩如生描述了当时夏州的相貌。

虽然描述的只是一个酒店,却是整个夏州!

震撼!

当朱夏华看到最后老贼所写“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结尾时候,不可谓不震撼!

朱夏华可以肯定,这篇小说,能够看懂的读者不超过1%!

“这篇太深刻了……”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灵魂啊……”

朱夏华第一次感觉到了这部小说背后的灵魂,究竟是何等高大!

最初的时候,可以说包括朱夏华在内,都没有将老贼当回事,直到《活着》的发布,朱夏华以为老贼与他是一个水平的作者!可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仅仅看了两篇,朱夏华就已经开始仰望了……

这和《三国演义》那种古代文学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语言深刻老辣,看似什么都没有写,可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不公平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无限感喟!

这种感受并不人人都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毕竟文章中的时代比较遥远,可是有经验,有水平的作者,几乎一瞬间就能够感受到一股力量……

批判的力量!真正经典的小说作品,拥有着艺术性的作品,几乎都是在反应社会当时的黑暗。

就包括大伙熟知的《三国演义》!包括《红楼梦》!都是如此。

更别说那些经典的世界文学,文学大家,诸如鲁迅,契科夫,巴尔扎克等这些作者的小说,也都是以批判为核心,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所描绘的一切,都是为了唤醒广大的民众斗志。

而这种内核,天生就是充满着力量的。

为什么《活着》精彩,《许三观》精彩,《平凡的世界》精彩,而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个世界,几乎任何写现代社会的小说都没有办法达到不说是鲁迅先生,达到《活着》这样的高度,就是因为一点……

21世纪的夏州社会,是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所谓的一些黑暗都不是面临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民群众依旧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之下。

这种环境下的故事,可能会温暖,可并不会批判,富有内涵,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这才是根本原因。

当然这话并不是绝对,文学作品的种类繁多,一些文学作品可能更多地关注人性的美好、爱情的力量,或者探索生命的意义等主题,也都可以成为经典作品。

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孔乙已》这样的短篇,就拥有着这一切,所以朱夏华才会如此的仰视。

鲁迅先生的文字,是林秋觉得最具有特点的,与其说是文字,更可以说是灵魂,幽默,辛辣干脆,全近讽刺,思想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

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

这种文字的艺术性,就连《活着》的原作者余华老师都不止一次的在采访中表示,自己达不到鲁迅先生的文字水准,可想而知鲁迅先生究竟有多么传奇。

其实根本不用过多赘述,前世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觉得鲁迅先生徒有其表。

“这一篇一定要入选教材!”

朱夏华与老贼不同,不像老贼那么潇洒,朱夏华拥有夏州作协主席,九州文学会荣誉成员等多个身份,从另一方面的影响力而言,是要比老贼要大的。

如果朱夏华支持老贼的这些短篇入教材,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老贼在夏州目前的情况来看,快则一年,短则三年就能够做的到!

而这仅仅是这短篇集的第二篇!后面更是篇篇经典!

一度让朱夏华整个人都呆滞在座位上!……(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