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二道金牌(1 / 2)

仙侠版水浒 任鸟飞 334 字 2个月前

第385章十二道金牌

张俊、刘光世、杨沂中、赵密、田师中、张子盖、虞允文……

看到江鸿飞索要的这些人才的名单,赵构很肉疼!当初,梁扬祖率领张俊、苗傅等将领前来大元帅府报到。

对于雪中送炭的梁扬祖,赵构极为信任。

而且当时赵构急缺心腹将领。

赵构便问梁扬祖:“谁最得力?”

梁杨祖便向赵构推荐了张俊:“大元军数次至我城下,张俊出战,无不取胜。”

赵构于是召见张俊,见张俊英伟,甚爱之,遂提拔他为大元帅府后军统制。

自那以后,赵构就将张俊当成亲信来培养。

后来,赵构想要南下。

当时,赵构手上的人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跟随大元帅府的各色人等,他们大多来自东京附近,他们挂念家人,不愿意向南走;二是来自北方诸郡的勤王兵,他们惧怕南去与大元军战斗,所以也不愿南下。

这些不想南下的宋军将士,闻听大元帅府想要南下,趁天色未亮,偷偷在城北门与府衙前两处放火,想要制造混乱,然后趁机而逃。

张俊得报后,果断出兵,将叛军全都捉了,并将刚刚点燃的大火给扑灭,企图在军中制造混乱的奸谋,最终没有得逞。

赵构等人也因为张俊的努力而没受到干扰,按计划出发,最终顺利南下。

张俊从一名小兵,开始其军旅生涯。从军队最基层,一步步拼搏上来。他的洞察力与魄力,都远胜其他军官。

这样的人才,老实说,赵构真不想放手。

再说刘光世。

刘光世出身将门世家保安军刘氏,是宋夏边境著名的蕃官家族。

党项族在唐代时已内迁至黄土高原地带。仁宗朝以来,宋夏关系吃紧,蕃官数量骤然增多,保安刘氏也在这个时期内附,成为宋朝的熟户。

保安刘氏的起家人是刘怀忠。刘姓及怀忠当为汉姓汉名,按宋制应是内附赐官时所赐。

发展到第四代,保安刘氏的代表是刘延庆,童贯现在的副手。

第五代人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刘光世。

刘光世以荫补入官为三班奉职,累升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

宣和三年,跟随父亲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

这些年,刘光世一直积极为赵宋王朝奔走、战斗。

赵构将行宫迁到扬州后,刘光世不顾父亲刘延庆及所有人的阻拦,毅然决然地率领本部人马北上来投赵构,因此受赵构所倚仗。

杨沂中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杨宗闵是永兴军路总管,父亲杨震知麟州建宁寨,两人都是西军中的高级将领,而且都是坚定的抵抗派,甚至于,在大元军打入陕西时,他们二人还在抵抗,后来也是在抵抗的过程中被大元军给捉了。

不过杨沂中却不是靠父祖庇护而崛起的——他是张俊的部将,作战勇猛,且颇知兵法,很快就在张俊的部将中脱颖而出。

当时适逢张俊担任赵构的护卫,杨沂中的所作所为给赵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杨沂中都有不错的表现,几乎每战都是冲锋在前,终于被赵构看中,执掌了宿卫亲兵。

而杨沂中执掌宿卫亲兵后,不仅能出色的完成保卫工作,还经常协助其他将领与大元军作战。

而且,杨沂中的战略偏于保守,比较注重防守,很少轻敌冒进,但战斗中往往身先士卒,表现十分勇猛,这极为符合赵构对大将的期待。

关键,杨沂中协调能力强,善于处理与朝廷中官员的关系,以至于,朝中不管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都很推崇杨沂中。

赵构也有重用杨沂中的意思。

还有赵密等将,全都是赵构比较看好的。

可这些人,江鸿飞全都要“借”去,而且还让他们必须将家人全都带上。

这哪是借,分明就是要嘛!

不给?

赵构现在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哪还能顾得上手下人?

对赵构来说,真正难的不是下这个决心,而是用心腹爱将和大臣去求和这种事它好说不好听,搞不好会让赵构众叛亲离。

至于江鸿飞要南宋小朝廷跟金国、西夏、楚国结盟相互勾结的证据,这对赵构来说真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条件。

别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了,赵构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些心怀鬼胎的盟友?退一步说,就算赵构能顾得上这些盟友,他也希望江鸿飞将注意力放在这些盟友身上,而不是他的南宋小朝廷身上。毕竟,只有后者,他才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再者来说,要是这些盟友给力,南宋小朝廷也不能让大元帝国给逼到角落里,面对这样艰难的选择。

关键,赵构十分清楚,金国、西夏、楚国来找他结盟,目的根本就不是帮他,而是因为它们都畏惧大元帝国,而且想要瓜分赵宋王朝的疆土,也就是说,它们都不是什么好鸟,全都是狼子野心,利用他而已。

关键的关键,赵构还可以,先答应下来,等南宋小朝廷渡过这个难关了以后,再撕毁和约,继续跟金国、西夏、楚国结盟。

别忘了,赵构也是出身皇家,哪能不明白,和约签了就是用来撕毁的这個简单的道理?

真正让赵构感到为难的还是江鸿飞让赵构改跟自己姓这件事,要是赵构变成江构,他可就失去了当赵宋王朝皇帝的基础了。

见赵构犹豫不决,柴进淡淡地说:“大王若觉得为难,你我两家亦可继续打嘛,毕竟,战场之事,哪有定数,说不准你家这残兵败将,能打败我大元百战精锐也不一定?”

柴进的话点醒了赵构。

赵构赶紧赔罪:“大使原谅则个,滋事体大,小王哪能不与臣僚商量一下?还望大使通融。”

听赵构这么说,柴进的语气才转好一点,苦口婆心地说:“你莫要以为今日之机易得,若非韦贤妃诞下龙子,若非邢贵妃她们……”

说到这里,柴进故意“唉”的一叹,留给赵构君臣无限的遐想。

深吸了一口气,柴进边摇头、边说:“总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康王莫要辜负你至亲之人的努力罢。”

赵构没有接柴进这个话茬,而是感谢道:“小王识好歹,待大使回去时,必有厚礼奉上!”

柴进和萧容下去了之后,赵构君臣关起门来,商量了很久。

赵构手下也不乏聪明人,哪能看不出来,江鸿飞、柴进君臣根本就没安好心,分明是想破坏赵构本就不多的统治基础?

可知道又能如何?大元帝国如今比南宋小朝廷强大太多太多不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