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徐汉良也不愿意赚那些贫穷士子的钱,而是想着谁有钱,就赚谁的。
翻开宋代教科书,这第一本便是王安石所写的《三经新义》。
虽然如今满朝既得利益者,对于王安石都是恨得牙痒痒。
但很多王安石时期留下来的政治遗产,文化遗产,他们也不忍抛却。
《三经新义》便是其中之一了。
如今进士科总共也就那几门,诗赋,经义,策论为主。
不得不说,这些东西都是极其考验记忆力的。
家中还在忙碌的稚娘,见徐汉良回家便在温书,心下也有些意外。
不过秉持着读书人不能打扰的理念,便没有多言。
随着徐汉良开始读书,一个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
徐汉良相信自己往日的记忆力,其实是没有那么好的。
但现在看完一页书籍之后,书籍之中的内容,就像是斧凿刀刻一般的印入了脑海之中。
厚厚的一本三经新义,不过几个时辰的时间,徐汉良似乎就全部记到了脑海之中。
随便翻一页,甚至都能够记得那一页书籍的内容。
“我去,神了!”
徐汉良重重的合上了书页,惊叹一声。
科举比拼的本身就是有着很大一部分,就是记忆力。
其次策论比拼的则是对于政策的领悟能力,以及自身的政治嗅觉。
诗赋自然不用多说,自己脑海之中这个时代没出现的诗赋,连篇累牍。
随便拿出一篇来,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了。
原本徐汉良对科举是抱有希望,但是不大。
但如今看来,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应该要变通一些了。
虽然记忆力超强,但读了这么久的书,徐汉良还是有些困乏。
窗外的天色已经黯淡,昏暗的灯光下,徐汉良正拿着一张纸奋笔疾书。
透过窗户看到自己公子努力的样子,稚娘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种崇拜的表情。
稚娘是认字的,当初徐汉良尚且是童生之时,稚娘便跟在了他身旁。
虽然认得字不多,但基本的阅读书写,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和稚娘想的不同,徐汉良写的并非是什么正道文章,而是小说。
在这个时代,小说还是不入流的东西。
正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条约。
宋词和明小说之间,还差着一个小时代呢。
而徐汉良所写的小说,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因为记忆力的增强,即便是前世看过的东西,此刻都已经深刻的记入到了他的脑海之中。
徐汉良本就是闲暇之时练字,干脆将练字换成写小说。
平日里稚娘在家无聊的话,倒是可以捧着小说看看。
徐汉良原本还想写点霸道书生爱上我,我与书生二三十之类的书籍。
又忧心这么超越时代的东西,多少有点不适合,便换成了西厢记。
对于女子来说,这《西厢记》应该不会太难看吧。
在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宋朝,文化,娱乐方面更是丰富。
其实市井之中,已经是出现了小说,但多数都是志怪小说,对女子着实没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