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努尔哈赤死后都没改变,而且其中因为孙承宗对辽东的全面封锁战术,导致缺少粮食又遭受天灾的八旗差一点崩溃,如果不是后来崇祯皇帝启用了袁崇焕,志大才疏的袁崇焕自作聪明的话,辽东问题早就解决了。
通过袁崇焕的“支持”努尔哈赤终于缓过了气,之后皇太极又以和谈的名义从袁崇焕手中搞到了大量粮食,从而彻底解决了当时后金的粮荒问题。再之后,皇太极决定通过蒙古打破大明的封锁,这才有出兵驱逐林丹汗的军事行动。
而那时候的林丹汗名义上虽是蒙古共主,可实际上已是众叛亲离,再加上林丹汗这人目光短浅,没有半点政治远见,不仅四处出击得罪了蒙古各部还因为几次毁约得罪了盟友大明,在遭受八旗和反对他的蒙古各部联合攻击时,居然没有任何人出来帮忙,面对这样的困境林丹汗在八旗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只能放弃察哈尔本部,从而向西迁移。
林丹汗西迁后,察哈尔本部丢失,从而成为了皇太极的势力范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太极借攻击林丹汗的军事行动直接打破了明军在辽东的封锁,从而有了一条绕道蒙古直攻大明的通道。
之前的己巳之变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察哈尔被皇太极所掌控,要不然皇太极也不可能攻到大明腹地,并兵临大明京师城下了。
现在同样也是如此,这一次皇太极故伎重演再领大军进攻大明,关键原因也在于察哈尔控制在皇太极的手里。要不然皇太极怎么能有这样的底气呢?可皇太极怎么都没想到这一次打大明却碰上了硬钉子,首先是喜峰口的战斗让他感受到了大明军队的抵抗之顽强。
近半个月的时间,皇太极的主力多次猛攻喜峰口和喜峰口东北的高地,可不管用什么办法始终拿不下这条防线。而且对面的明军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强,战斗素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双方你来我往,打得极其激烈,开战至今皇太极已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依旧没能攻破明军防线。
不仅喜峰口没有拿下,西边的多尔衮也一直打不下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的明军防线,非但如此背后还冒出来一股明军骑兵,这支骑兵人数虽然不多,可战斗力却不弱,在拿下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后还一直向东打到了插汉河套,给皇太极的后路带来了威胁。
接着吴三桂虚晃一枪,趁尼堪大意一举攻破了尼堪的部队,使其损失惨重。皇太极接到消息后决定调济尔哈朗等人领兵向北扫荡歼灭吴三桂部,可出兵没多久,正以为济尔哈朗能很快解决吴三桂骑兵的问题时,土默特突然出兵了,而且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直接打了济尔哈朗一个措手不及,面对土默特的大军,济尔哈朗急忙收拢部队向东南突围,同时迅速把这个消息报给了皇太极。
六万多蒙古骑兵,再加行踪飘忽不定的吴三桂的精锐骑兵,还有正面驻守长城防线的明军主力,面对这种情况皇太极的心开始不稳了。
继续打,皇太极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打破大明防线,如果掉头去对付土默特的骑兵,那么长城防线的大明军队主力会坐视皇太极这么干么?现在,皇太极已感受到了腹背受敌的压力,他清楚的知道这场战争已不可能再获胜了,就算他勉强攻进长城又如何?一旦后路被断,他的部队就会陷入大明和蒙古两部的夹击之中,到时候就算要撤回辽东也不可能。
皇太极向来就是一个行事果断的人,面对这个情况他不敢冒险,虽心有不甘,可继续攻击大明已没了丝毫意义,保存实力为上,手里的军队是大清的立国之本,是自己权利的保证,绝对不允许有太大损失,要不然别说战败了,就连他这个大清的皇帝之位都坐不稳,要知道皇太极自继位以来并非一帆风顺,八旗贵族中反对皇太极的人可是不少,还有许多人表面恭敬暗地里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呢,假如没了能完全压制的绝对军事力量,皇太极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面对现在的变化,皇太极很快就下了决定撤军。他第一时间给白马川的多尔衮下令,让其部队放弃进攻,收拢各部同向东北撤退,先同济尔哈朗的部队合并,以防止土默特的骑兵部队切断大军后路。
同时,皇太极再一次组织部队猛攻喜峰口,这一次进攻的目的不是要拿下喜峰口,而是用进攻的姿态给长城防线的明军施加压力,麻痹对手,避免明军得知北方的变化后调整战术,给自己撤军带来麻烦。
在猛攻喜峰口的间隙,皇太极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等到这一日战斗结束,借着天黑的间隙,皇太极的大军悄悄集结朝着北方撤军,而他的大营却依旧留在原地,临走时甚至还特意点起了不少篝火,弄出一副大营依旧有人的模样。
等到第二日天亮,喜峰口的明军严阵以待,等待即将到来的新一天的战斗时却惊讶的发现对面的清军居然没有和往常一样调兵进攻,皇太极营盘内鸦雀无声,似乎毫无人迹的模样,消息报到王晋武处时,王晋武立即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急忙派人过去查看,果然不出所料,昨夜之间皇太极的大军就已撤离了,现在整个营盘空荡荡半个人都没,除了丢下一地来不及收拾的杂物和空空如也的营帐外,皇太极的大军全都不见了踪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