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借道蒙古攻进长城,在京畿之地足足掠夺几月才安然退去。
己巳之变后,八旗兵时不时就跑到大明的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弄的大明焦头烂额。这还不算,因为毛文龙死后皮岛发生了巨变,导致后来的山东兵变发生,差点闹出大事。再之后皮岛内乱,毛承禄起兵,虽最后被灭,可皮岛水师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毛承禄的副将尚可喜就此投了皇太极,使得皇太极不仅从尚可喜那边得到了珍贵的火炮还有部分水师。
此消彼长,皮岛早就不是以前的皮岛了,现在的皮岛再也没有毛文龙在时的强悍。而且因为朝鲜的丢失,使得皇太极已经拥有了攻击皮岛的资本,一旦皮岛被破,东江镇就不复存在,大明也失去了一个能够威胁到建奴后方的重要基地。
这些全都是因为袁崇焕的缘故,每想到此崇祯皇帝就恨得牙痒痒的,要不是袁崇焕已被凌迟处死,他的血肉早就被愤怒的京师百姓吃了个一干二净,崇祯皇帝恨不得把袁崇焕的尸骨再挖出挫骨扬灰不可。
皮岛要救,可问题是现在崇祯皇帝根本没办法救。
按理说让关宁军去救是最妥当的,可崇祯皇帝几次督促关宁军出兵救皮岛,但关宁军那边不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说建奴的八旗早就预防明军出兵了,一旦离开城池,不仅救不了皮岛,更可能导致野战兵败,如是这样的话说不定连锦州都会丢失。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山东巡抚兼莱登巡抚徐宪成想办法。
徐宪成前几日回复说他也无能为力,山东虽然有水师,可山东的水师战船不多,大部分只是运输船。如果海上作战,徐宪成没把握击败皇太极和朝鲜的水师,而且徐宪成自己也没打过海战,他手下更没善于海战之人。
徐宪成建议,既然皮岛有危险,如果开战皮岛恐怕保不住。倒不如趁现在皇太极的水师还没调动完毕,未向皮岛动手的间隙派出船只把皮岛的军民给接到山东,直接放弃皮岛。
徐宪成说,如今死守皮岛已没了胜算,以失地失人而言,倒不如失地存人,只要把人接回来,那么东江镇就还在,等以后有机会还能收复皮岛,继续同建奴周旋。一旦开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皮岛守不住,等到皮岛被破,那么整个东江镇就彻底完了。
徐宪成的建议不能不说没有道理,要知道皮岛上的军民可是不少,毛文龙在时皮岛军民有二十余万,其中东江镇一万七千余人,剩余都是毛文龙收拢的辽东百姓。
毛文龙死后,皮岛经历了多次动荡,人口已没全盛时期那么多了。眼下皮岛包括周边岛屿的明军大约在一万出头,而百姓约十万人上下,这个数字依旧不小。
假如皇太极拿下皮岛,不仅是东江镇就此消失,更让皇太极获得了如此多的人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徐宪成建议立即撤回皮岛的军民,把这些人运往山东另行安置,主动放弃皮岛,保存实力,这点从战术角度来看是没问题的。
可这件事崇祯皇帝却是犹豫不决,一直都没下决心。他虽然想同意徐宪成的主张,可又担心一旦这么做了会受到朝中文武的攻击,被扣上一顶畏敌避战的帽子。
崇祯皇帝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人,更是一个性格迟疑不决的人,他向来以明君自居,怎么可能下这样的命令呢?而且他也担心这十数万人从皮岛撤到山东,假如安置不好的话地方会有乱子,之前孔有德的叛乱不就是因为辽东军民和山东地方的矛盾所至么?
虽然崇祯皇帝相信徐宪成能安抚住这些军民,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一旦朝中有人借题发挥,他这个皇帝又能怎么办?处置徐宪成?还是把责任揽过去?崇祯皇帝很是为难。
想来想去,崇祯皇帝并没有做出回复,只是给了徐宪成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崇祯皇帝这样做是打算让徐宪成自己处置,却又不好明说,因为一旦明说了就证明了他这个皇帝的态度,如果后面发生的事责任就得和他牵扯到一起,假如是徐宪成自己所为,那么就和他没关系了。
到时候如果没事自然好,假如有事他也能就此推个一干二净,让徐宪成帮自己挡箭。算计到了崇祯皇帝这个程度,也是古之罕见,用一句不怎么中听的话来形容,他这样完全就是既当又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