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的邹汶怀,新艺城的石田、黄白鸣、麦加,甚至连邵氏的高层都没想到,一部文艺爱情片竟然能在香江取得这样恐怖的票房成绩。
以至于,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香江有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效仿,改拍起了清纯爱情片,结果赔的血本无归。
事实上,《情书》的票房虽然惊人,却也情有可原。
首先,在柏林电影节前,《情书》通过tvb的预告片和李天麟的绯闻,已经传得人尽皆知。
电影节后,李天麟捧回华人第一座金熊奖杯。连老外们都认为《情书》是最佳影片,香江市民感到自豪的同时,更激起了强烈的观影欲望。
其次,电影本身的质量过硬。正如石田所说,没人愿意为烂片买单。《情书》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拍摄技巧,摄影技术,演员演技,情节感人。正是良好的口碑,造就了《情书》票房的持续暴涨。
最后,是宝岛影迷的助攻。
在《情书》上映期间,邓莉君和林清霞的粉丝占据相当大的观影群体。
而因为宝岛文化局的封杀令,许多宝岛影迷看不到《情书》。他们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不惜乘船组团来香江观影。
香江市民得知这样的情况,顿时自豪感爆棚,两地影迷好似较劲一般,不停刷着票房。这件事经过媒体的渲染,成了一桩奇闻。直到多年后,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得益于香江市场的火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情书》在亚洲各地开花。
南韩是除宝岛外,港片的第二大外埠市场,仅首尔一地,《情书》就获得了821126人次的观影。
虽然低于程龙在1979上映《醉拳》的898561人次。但在南韩全境,却收获了近8万美刀的票房,远超《醉拳》。
2月1日,邓莉君在东瀛发布了新专辑《我只在乎你》。
当月就刷新了东瀛有线榜记录,提前预定了年度冠军歌曲。
《情书》借着《我只在乎你》的东风,上映一月,获得了28亿日元的配给收入,折合美刀112万。
顺便说一下,东瀛在2年以前不统计票房,而是配给收入,也就是发行商获得的收入,一般占票房的5%~6%,粗略估算时可以用配给收入x17来计算票房。
《情书》的28亿配给收入,约476亿日元票房,是华语片在东瀛的最高票房纪录。
至于北美以及其他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将在邵氏影业的安排下陆续上映。
6月1号,上午8点45分,湾仔告士打道38号。
“七哥,我去办公室处理点事情,你把车停好后,先去灵儿姐那边,我等会儿过去找你们。”
“好的麟少。”
李天麟把车门关上,陈冲开着奔驰商务转弯去了地下停车场。
面前是一座高档写字楼,地处湾仔的黄金地段,毗邻维多利亚港湾,周围的商业氛围非常浓郁。
这座大厦原名“海军大厦”,前身是英格兰海军的俱乐部,大厦楼高9多米,合计26层,地下有55个停车位,建筑总面积高达32万平方米。
李天麟在四月底,以13亿港币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大厦,更名为“锦绣大厦”。
话说,1984年香江房价迎来了重大调整,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从1981年的峰值244逐年下跌到1984年的172,累计跌幅达到了295%。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其一,8年代初世界经济因石油危机发生整体性衰退,进入了所谓的“滞胀时代”。
其二,华国正与英格兰展开香江回归的谈判。由于前途没有明朗,许多香江人担心华国政府不承认土地契约。
于是在这一阶段,不仅房产交易量急剧萎缩,许多英商更是急着将手里的资产变卖,而“海军大厦”正是其中之一。
四月中旬,邵亿夫、方懿华、李天麟一同参加了一场宴会,当一位英格兰贵族提及想出售“海军大厦”的时候,全场竟然没有一个接茬。
宴会结束后,李天麟马上跟邵亿夫沟通,希望他帮自己搭桥,买下海军大厦。
邵亿夫和方懿华开始不同意李天麟冒险,后来见他心意已决,甚至不惜出售《情书》全版权,两人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那位英格兰贵族显然急于脱手“海军大厦”,看在邵亿夫的面上,仅收取了13亿港币。
李天麟并没有这么多钱,便用《情书》的海外票房分红作为担保,向邵亿夫借了12亿港币,顺利完成了这笔交易。
至此,李天麟终于在香江打下了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
有人或许奇怪,既然这段时间有如此多的“英资”变卖,李天麟为什么如此钟情“海军大厦”,非要买它不可?
因为这座大厦很出名!
上一世,“海军大厦”是在8年代末被刘鸾雄以不到3亿港币的价格收购。
1994年,大刘将这栋大厦更名为“爱美高大厦”,并于1995年完成了对该楼的翻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