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自从被调去做了清游队长,似乎一下子被打去了浑身的傲气。
每天里,杨沅就领着一些杂役兵,跟在日本使节后面跑东跑西,清清场子、维护一下街道秩序,泯然众人矣。
张宓听了不禁大呼快意。
随后,他就得意洋洋地去临安府走马上任去了。
临安府是大郡,配有通判三员,分别是通判北厅、通判南厅和通判东厅。
不过,三个通判厅都在临安府衙的南面。
张宓担任的是通判北厅,简称北判。
作为州郡的副行政长官,通判是要与知府共同管理府政的。
宋朝的通判权力很大,知府签发的政令,必须要有专职的通判副署同意,方能生效。
所以,宋朝时候的通判又有“监州”之名,他是有权监察知州的。
张宓原本是没多大权力的宣旨院长,如今却到了实权衙门,官居要职了。
而杨沅呢?
现在混的跟个厢公所的街溜子似的。
其实杨沅现在倒是巴不得低调一些,因为他现在什么都不能做。
这一个半月,于他而言最好是一切风平浪静,只待上元佳节。
为了在即将发生的那件大事中,让他看起来毫不相干,他现在不能做任何事。
任何提前的准备,于他而言都可能存在着重大隐患。
何况,他现在一個“街子”,实在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复出的秦桧则不然,虽然他要动手的时间是正月十五,但是许多准备现在就要开始了。
专门为秦桧的回归召开的大朝会上,从年初一直沉寂到现在的秦桧,似乎真的病体痊愈了,精神抖擞。
作为百官之长,他第一天的亮相,只是跸见天子,接见百官,正式亮了个相。
第二天,秦桧便上了一道奏本,建议对林一飞等编撰监修国史有功者予以嘉奖擢升。
枢密院编修官林一飞由此被提擢为礼部祠部郎中。
张宓也就是这时从激赏库监官升任为临安府通判的。
林一飞这个祠部郎中,主管全国祀典、道教佛教、祠庙、医药的政令。
看起来这个官职并不是那么关键,还不如张宓的临安通判来的实惠,所以赵构没有刁难。
况且,林一飞确实监修国史有功。
要知道他领着人删、篡宋史,固然是为了美化秦桧,赵构又何尝没有从中受益?
别看他和秦桧暗斗的厉害,但那只是帝相权柄之争。
在立场上,他们俩可一直都是同一路货色。
林一飞等人删、篡之后的宋史,也是赵构乐于见到的,因为在抹去秦桧污点的时候,也就抹去了他的污点。
更何况,此前赵构借“马皇弩案”大肆打击秦桧党羽,秦桧并未还手,这让赵构很满意。
所以,对于秦桧所列立功官员,赵构一概照准了。
不过,消息传到杨沅耳朵里时,已经知道秦桧要做什么的杨沅,却是马上明白了秦桧这么安排的目的。
正月十五,“京师”必然大动荡。张宓若能成为“京师”的副知府,到时候在平定京师动荡的时候,就能发挥重大作用。
而林一飞的这个礼部祠部郎中,主管着全国的祀典和佛道丛林。秦桧这是想借用宗教的力量,为将由他掌控的新朝造势。
类似的事情武则天也用过,这对于稳定民心、争取民心,确有大用。
不过,身在局中的赵构是看不出来的。除非他也和杨沅一样,已经知道秦桧想干什么。
老当益壮的秦桧,在还朝的第三天,又上了一本。
他反省了养病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宰相之位空悬的弊端,主动向赵构请求增设宰相。
赵构倒是觉得没有宰相挺好的,如果可能,他恨不得秦桧这个宰相也消失了才好。
不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实近一年来,秦桧虽然在家养病,诸多公文要件依旧是送到秦府由他批阅的。
这种情况下,增设宰相以分秦桧之权,当然是赵构喜闻乐见的。
问题是,提出增设宰相的是秦桧本人,这就不免令赵构猜疑起来。
秦桧建议,以大臣沈该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万俟卨为参知政事。
秦桧原本是右相,也是唯一的宰相,如此一来,便有了左相和副相。
沈该是主和派,但他不是秦桧的人,反而是赵构的人。
秦桧担任右仆射十八年了,左仆射之位一直空悬,使得秦桧独领相职十八年。
现在秦桧突然主动提出分权,而且是让官家所信任的沈该担任左相……
赵构心想,难不成这老贼病了近一年多,自知大限将至,熬不过朕,决定渐渐放手了?
沈该是朕的人,他举荐沈该,对朕有益无害啊。
还有他举荐的副相人选万俟卨。
岳飞担任荆湖宣抚使的时候,万俟卨担任提点湖北刑狱司,狂拍岳将军马屁。
奈何岳将军知道此人官声人品都很差,懒得理他,万俟卨由此对岳飞怀恨在心。
再后来,万俟卨调任朝廷为官,又狂拍秦桧的马屁,秦桧欣然接纳。
万俟卨由此成为秦桧的死党,步步高升。
只不过,万俟卨升着升着,就觉得自己有资格跟秦桧叫板了,可以支棱起来了。
为了争权,他就开始挑衅秦桧的权威了。
秦桧也不惯着他,寻个由头就把这个“二五仔”贬到了地方,这么多年一直摁在下边,再也没让他爬起来。
可现在,秦桧竟然打算再把他扶起来了。
难不成两人已经和解了?
可就算秦桧和万俟卨已经和解,曾经的裂痕也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秦桧怎么会建议提拔他为副相呢?
赵构反复琢磨,也没想明白秦桧究竟要干什么。
但他反复权衡之下,都没发现任命这两人为相对自己有什么坏处,所以把这份奏本压了一天之后,还是照准了。
……
“你们对老夫如此安排,是不是也有所不解?”
秦桧坐在无暇堂上,笑看了秦熺和林一飞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