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可能自己诞生一个工业革命吗?说实话,即使有自己这么一个穿越者,王文龙也没底。
中国本土诞生的最类似于资本主义是大生产方式的东西是清末自贡的盐井。
自贡原本也只是天下产盐地中一个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而已,所产出的井盐比起两淮海盐并没有多大成本优势。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起义,两淮盐场全部被太平天国控制,整个清朝都在缺盐,于是部分放开了民间食盐流通,在大清庞大市场的刺激下,自贡自发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投资生产模式。
百姓通过自贡本地商会间类似银行的机构借款用于工业大生产,革新技术。
于是渐渐出现了类似于董事会制、采盐技术研发机构、风险投资、对赌协议、股权市场、期货等等东西。
活跃的市场使得自贡盐业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单位成本越来越低。
到后期自贡盐井能打到上千米深,卤水通过复杂的竹管系统跨过几座山运输下来,到天然气火井中烧煮,还有配套地层注水溶盐技术、天然气开采技术……在本土科技加持下居然把自贡井盐的成本打到可以和天然晒出来的海盐相抗衡的程度,完全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初期的样子,而且还是在中国的内陆自发产生的。
但也正是知道这个少见的本土资本主义经济范例的发生背景才让王文龙越发感觉没底。
自贡盐井的开采历史已经上千年,却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苗头。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清王朝不是如此虚弱,自贡盐井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传统的盐业垄断制度,再把层层的关税一加,自贡的商业模式直接就会被逼垮。
清王朝能够维持靠的是外国殖民者乐意留着这么一个会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腐朽王朝,所以不断主动给清王朝提供洋枪洋炮,鼓励清王朝出卖本国权益向外国银行借款,买武器打击内乱。
放在其他时代,中原王朝如果虚弱到清末的程度早就天下蜂起了,哪里有自贡盐井稳定销售的市场?
历史上明末中国有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但是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尝试。
当历史重来一遍就能够成功吗?
王文龙心中实在没底。
回到书房,王文龙思索良久,由衷想要推这个时代一把。
他又决定写书。
马哲对于此时人来说太遥远也太高深,没有经过殖民时代和前工业化时代的人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更何况那些过于超前的思想写出来,肯定给自己找麻烦。
思索良久,王文龙摊开稿纸,写下大大三个字:国富论!
马哲写不了,但指导了整个古典经济学的圣经《国富论》写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就如《天演论》一样,《国富论》只是冷静的讨论客观的规律,并没有涉及什么朝堂斗争,想来似乎比《天演论》都更加安全。
也正因为《国富论》讨论的是客观规律,所以把这部作品抄出来时主体内容都能不变,只要把一些例子改成此时人可以理解的例子就行。
这种作品显然并不适合即将发行的《旬报》,王文龙觉得把这书稿写出来之后寄给袁无涯或许能刊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