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的城市很小又很大,市中心的米里雅茨河把城市分为了两部份,南城和北城。
这边的居民成分复杂,穆斯林、东正教徒、天主教徒组成了这个城市。
克族的人大多忠于奥匈帝国,他们也是最积极的抵抗分子。
至于塞尔维亚族多是南斯拉夫人,他们更加倾向独立自主。
南华远征军攻入河南岸的地区时,只有零星抵抗,大多是克族分子。
南华远征军对这些反抗者自然不会手软,等到南城都控制了以后,南华的飞机陆续飞来向北城轰炸。
装甲车陆续开进市区,隔河向对岸轰击。
米里雅茨河上的石桥成了双方对抗的主战场,火炮再也不是什么强大的阻碍,重机枪更是难以撼动装甲车的厚甲。
因为米里雅茨河并不宽,是以在河的这端完全可以让远征军的狙击手发挥作用,河北阵地的防卫军大多被狙击枪一一收拾了。
等到河北岸的防守阵地人员补充不及时的时候,南华的装甲车就会朝着北岸出击,南华士兵端着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以及掷弹筒跟在后面缓缓推进。
一旦过了河,北岸的防卫军就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陆续突破石桥前的阵地封锁后,南华远征军的活动范围就可以直接扩大了。
相对来说,南城的抵抗意志还是比较高的,南华远征军奋战了两三天才最终拔除外围的防卫军据点。
到了北城以后,南华远征军明显感觉到了这边的抵抗烈度降低了。
……
经过两天奋战,北城的防卫军基本上都被消灭了。
接下来南华远征军士兵在南北两城逐区清扫,彻底清理反抗分子以及漏网的防卫军人员。
8月5日,萨拉热窝已经完全掌控在南华远征军的手中。
打下整座城市以后,南华远征军出兵欧洲前期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需要好好休整了。
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无必要南华不会再主动出击了。
巴尔干战线在过去的2年多,战争烈度相较东线和西线都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