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湾最顶上那一横,历来都是可耕可牧的富庶区域。
游牧民族占据这里,就有了窥测中原的底气。
中原王朝占据这里,即能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大部分时候,西夏和辽国各占此地的一半,也有少数时候被西夏给全占。
不管一半,还是全占,整片区域都归黑山威福军司管辖。
西夏极盛之时,威福军司的兵额为——七万!
没办法,必须有这么多士兵,否则被辽国攻占此地,就能南下直取西夏国都。
当然,常备军很少,因为养不起太多。
平时种地或放牧,不给军饷。
战时则抽丁打仗,要给行粮。
每个年满15岁的西夏男子,自动成为男丁。
两丁抽一人为正军,朝廷会给每个正兵,发一匹战马、一匹骆驼(或其他牲畜)。战马和牲畜只发一次,如果死了或丢了,士兵自己想办法补充。平时也自己养战马,西夏官府概不负责。
挑选正军之后的剩余男丁,战时要被抽为负担(辅兵杂役)。
也就是在战争时期,15岁以上的西夏男子,要么做正兵,要么做负担(杂役)。
原则上全民皆兵,实际上看粮草有多少。
一个正兵,一个负担,组成一抄。
抄,就是西夏最小的军事单位。
……
威福军司有三位主官,一個都统军、一个副都统、一个监军使。
此时此刻,副都统被韩世忠围在天德军城内。
都统和监军,则率援兵从西而来。
并且西夏不止有这两座城(兀剌海城、天德军城),沿途还有大量的碍城。也就是众多军事堡垒,辽兵、金兵如果杀来,附近农牧民可快速躲进城堡。
韩世忠从包头杀来的一路上,便遇到了两座碍城,全被他直接绕过去。
步兵不要,火炮不要,韩世忠如此急行军,目的无非是让西夏不能从容聚兵。
他已经达成了目的,西夏威福军司辖地,被韩世忠切成了两大块:援军两万多人、城内约两万兵。
被他绕开的两座城堡,里面还藏着千余人。
不是说总兵额七万吗?
那是西夏极盛之时,而且现在仓促聚兵,能聚齐四万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都统,十里外发现明军侦骑!”
“再探。”
威福军司的都统叫李全禄,宗室出身,论辈分是李察哥的侄子。
勉强也算宿将。
少年时还跟刘法打过,接着被杨志暴打。趁着明金大战之时,他又随李察哥出战,偷取金国的草原城池。
“不能贸然出击,应该等待援军。”监军曹煜说。
李全禄是李察哥的人。
曹煜却是李乾顺的人,李乾顺虽然病故,国相李仁忠却不准李察哥换监军。
西夏的都统和监军,分属不同政治阵营!
李全禄说道:“我见识过火炮,如果去救得慢了,恐怕天德城已被攻破。”
曹煜却说:“明军此次狂飙突进,这么短时间就杀到天德军城,我们召集各部出兵都仓促得很。明军哪有时间运来火炮?”
“以防万一。”李全禄说。
曹煜质问:“你知道明军来了多少吗?你知道明军的统帅是谁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你什么都不知道,兵也没有聚齐,就急匆匆的赶去救援。如果大败而归怎么办?”
李全禄脸色不悦道:“你一个文臣,晓得什么军事?我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立即决战。”
“如今已碰到明军轻骑,自是在附近择地扎营。一边派轻骑冲过去,探知天德军城的情况;一边等待更多援军前来汇合。”
“出兵之前,我还派人疾驰求援,请强镇军司和朝顺军司也发兵来救!”
曹煜摇头道:“那两个军司的援兵,也不知猴年马月能到。我们须退回兀剌海城等待,而不是来天德军城这边等着。”
确实要等到猴年马月。
李全禄之所以能迅速聚兵,是因为此战关乎本地部族利益。部落酋长们为了保住草场和农田,自然出兵飞快,跟着主将前来救援。
而强镇军司和朝顺军司,驻地却在河套以西。
那里的部落酋长,就算愿意出兵也慢吞吞,估计还会趁机闹着要减赋税。
战时负责聚兵的,其实是各部落酋长!
李宝让岳飞、韩世忠赶紧杀过去,韩世忠不带步兵一路疾驰,就是为了让其他军司来不及救援。
……
黄河以北,五原以南,足足四十里宽的草原上,两国轻骑来往厮杀好不热闹。
双方都是草原部落骑兵。
装备非常垃圾,大部分都没有铠甲,遇到了就是互相射箭。
打来打去,受伤的不少,阵亡的却没几个。
中箭者立即撤回,反正都不愿近战厮杀。
草原太辽阔了,防不住的。甚至有小股西夏骑兵,从五原北部绕过去,试图接近被围困的天德军城,跟死守城池的西夏军取得联系。
“轰隆隆!”
震天彻地的马蹄声从东边传来,正在厮杀的西夏轻骑,吓得连忙调头逃跑。
还没扎营完毕的李全禄,很快收到轻骑传回的消息:明军主力杀来了!
再问具体来了多少,只知道至少上万,可能有好几万。
监军曹煜吓得不轻:“快撤回兀剌海城,死守城池等待援兵,万万不可在野外跟明军决战!”
李全禄越听越烦躁,呵斥道:“你懂什么?你见过明军火器吗?我亲自领教过,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跟明军作战,就要在开阔的草原上打。兀剌海城在山间,等明军把火炮拖来,再等火铳兵一到,我们缩在城里还怎么打?”
曹煜说道:“野外打不得啊。你忘了当初跟金国打仗,我大夏三万多兵,被千余金骑杀得全军溃败?明骑是可以跟金骑正面厮杀的啊,他们的骑兵盔甲精良,我们手里连铁鹞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