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销量却高达近十万份,而且其中大多属于定制版,因为采购这套软件的都是大型制造企业。
他们的员工数量十分庞大,仅仅是设计人员可能就有上万的规模。
只要打入这些企业的供应链,bitcode就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除了大型工厂,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都是我们的理想客户。
在市面上没出现类似的软件之前,尽快将比特的旗帜插遍每一个角落!”
迪恩刚看完财报,就开始着手调整比特公司接下来的营销策略。
他需要让比特公司在办公领域的品牌知名度,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
“我们的销售团队,已经飞往目标客户的航班上!”吉米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good,记住我们的生存哲学,只做市场第一!”
创意第一、客户第一、行业第一!
因为有着未来的眼光,比特公司不需要像微软或者ibm那样,只做第二個。
后两者往往等到某项创意,被小公司证明市场后才出手。
因为这门生意有哪些缺陷或者隐藏的风险,已经提前被这些小公司暴露出来。
微软和ibm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后,就可以轻易的夺得大部分市场。
但比特公司不需要,因为迪恩会告诉团队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以及避开哪些东西。
然后外界就会看到比特公司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并且快速壮大。
现在拥有超过两千名员工的比特公司,已经是硅谷中响当当的招牌。
并且在办公软件领域,比特也成为了品牌的代名词。
它推出的三款软件基本都大获成功,并且在创意上几乎没有可以与其比肩的公司。
一款软件成功,那并不稀奇。三款软件没有一个失手,那就厉害了。
华尔街很清楚这样的公司潜力有多大,于是上市一年后,比特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
除了微软和甲骨文,比特公司稳坐软件行业老三的位置。
微软自不用说,它的市值一骑绝尘,大约是排名第二的甲骨文两倍多。
而已经走出财务丑闻的甲骨文,今年的销售额再创新高,华尔街对它的预估是11亿美元左右。
所以没有了丑闻缠身的甲骨文,它的市值在今年几乎一路狂飙。
并且很快就突破100亿美元,成为了“十角兽企业。”
十角兽,这是行业内用来称呼比独角兽,更高一量级的巨头型企业。
在那之上还有千亿级的“百角兽”,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达成这一成就。
而年轻的比特公司成立不过三年,却已接近百亿,它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这不,在看到办公软件的生意如此红火后,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竞争对手。
就在最近莲花公司宣布了自己的下一款产品计划,“lotusnotes”。
准确的说这不算是计划,而是产品的预热宣发。
如果看过它的宣传文案的话,就会发现这款软件的功能和worktitle高度相似。
不用怀疑,这就是worktitle的竞品。
眼看着比特公司因为这款软件,市值硬生生拔高了20多亿美元,谁能不心动?
苦于只有lotus1-2-3这一款杀手级软件的莲花,迫切的需要寻找下一个业务增长点。
莲花左右看了看,微软的操作系统没有模仿的意义,甲骨文的数据库专业性太高。
最后还是比特公司的产品看起来最简单,也最容易抢到市场。
因为它们刚刚发布没多久,增量市场依旧非常可观。
所以莲花最终瞄准了这一方向,并且在年初就开始着手开发。
现在终于到了将它们推向市场的时候,比特公司即将迎来自己的竞争对手。
“boss,营销部认为我们应该统一旗下办公软件的称呼。
至少要将它们打上比特公司的烙印,这有利于我们的品牌推广。”
为了应对以后越来越多的竞争,比特公司除了继续新软件的开发。
在品牌营销上也开始渐渐加大投入,吉米他们希望将所有的软件家族命名化。
比如递到迪恩手中方案,teams改成了bitteams,worktitle变成了bitwork。
至于bitcode,它在开发之初就已经遵守了这一原则。
“我没有意见,不过以后所有新软件的命名尽量简单化,这有利于品牌传播。”
迪恩一直认为微软的word、excel,是非常成功的产品命名。
简短、朗朗上口,这些都是产品营销成功的因素之一。
“我们会聘请雷吉斯的团队,来负责新软件的广告策划。”
过去两年他们合作的很好,雷吉斯的团队擅长将硅谷的产品推销出去。
“ok,我相信你吉米,现在我需要出去一趟…”迪恩话还没说完,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希垃里?…噢~,我没想到伱会在这个时间来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