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虎门销烟——林则徐(1 / 1)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0089/496460089/508051719/20200407160205/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扶苏将“洪承畴”召唤出来之后,然后将洪承畴降生出来,如果可以,他会让洪承畴去治理百越之地。

百越之地十分地混乱,洪承畴又善于用兵,而且喜欢民族融合。

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洪承畴是最合适的人选。

扶苏将洪承畴召唤出来之后,然后开始了第二次召唤权限。

这一次,扶苏竟然召唤出了“虎门销烟”的主角——林则徐。

对于林则徐,相信大家没有陌生的,真的是太有名了。

林则徐福是建省侯官人,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九州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吉利入侵九州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林则徐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的命运十分地坎坷,也十分地曲折。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九州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九州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吉利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九州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九州,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九州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

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九州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九州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九州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九州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九州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九州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九州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

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十分重视民生。

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ji)辅水利议》。

林则徐做事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

当林则徐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

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