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可以的(2 / 2)

廖杜鹃说:“我去家里推车,小叶等着我。”

“谢谢嫂子。”沈小叶在她大步离开后,拍拍袋子问:“咋换的?”

沈长岁:“大伯和里长伯做主,一斤肉换两斤半麦子。”

“县城粮价打听到了?”

“嗯,卖价米一石六百文,麦一石五百。”

“卖价一石还涨了些,粮商可真会玩。

外公说京城漕粮五百文一石稻米,到灵河都加价成六百文。”

“少吃大米就行,麦子的收购价降了,原来每石卖四百二十文时收三百六十文,现在收购少四十到七十文不等。”

“按七文一斤肉,现在两斤半麦子可不够七文,咱都吃亏,按九文一斤算更亏了。

而且你马上要做老师,还是免费。”沈小叶看看那群还围着大外公换猪肉的人们,噘起了嘴。

“只早上五点半到七点罢了。

我今天才注意到,村里的好些人人超过一百就算不清楚了。

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是好教的。”沈长岁想敲她的头,因为手上有油污又缩回道:“跑别的村你不费人工?

这头野猪至少给咱们换回来三百五十斤麦子,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有了。

你想想,去年夏天收回地后,种一季大豆加上今年的麦子,一亩麦豆合起来还三百二十斤不到。”

“亩产太低了,我从前看书时一直以为古代一季亩产三百斤,现场看到却是两季加起来这个数。”沈小叶是真的这样认为。

沈长岁无奈的道:“看书不仔细,人家写南方麦稻两季五六百斤,不是北方。”

沈小叶辩解:“是北方的麦子,还以孔府为例。”

“呵呵,你没注意后面每亩最低产量三五十斤吧?”沈长岁心累,好在小丫头不是学农牧或数学的。

沈小叶感叹:“大豆不能完全当粮食吃,还好这里有红薯玉米,不过玉米产量也太低了。”

去年收秋玉米时,她简直不敢相信,她家两亩坡地全低于一百斤,正经种在上田里的也不过百斤透头。

亏得外公常带大舅舅打猎,他们一家才能有油水,不至于冬天饿肚子,开春闹饥荒。

“舅舅,去年咱们是头一回种这边的地不熟悉,今年秋玉米授粉期要不要试试人工授粉?”下种前,她可是带着表哥选了又选,挑最饱满的种子,将将够种半亩地。

后来舅舅又强硬要求宽行并与大豆套种,外婆和大舅母才勉为其难答应的。

沈长岁举双手赞成:“肯定要试的,留下一垄做对比数据,得逐渐驯化它。

而且得和老爷子说通,明年坡地只种一季作物,让它缓缓力。

说起来,咱们那边的玉米种子,也是经过几十年的优选培育,加上化肥农药才能高产的。”

沈小叶,“舅舅会做土化肥吗?”

“我连堆肥都不会。”沈长岁觉着车来的太慢,他四处张望着道:“你看着麦子,我去瞧瞧肉还有多少。

对了,默背三百千,回家之后和庚哥儿多抄出几本给孩子们当教材用。”

还有我的工作?沈小叶揉揉脸,好怀念打印机怎么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