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青山好去三
“卓大人, 上次你也是要我主持大局,但情况不同,此次事涉朝政, 又兼科举弊案此等重事, 我若出面,岂不是逾越了皇亲同朝议的限界只怕那时遭受非议的就不只是越王这孩子,还有我也难逃其咎。”
长公主听了卓思衡的意见后深觉不妥, 她倒不是一味躲懒怕事,而是这事根本轮不到她管。
卓思衡早就料到长公主的这番说辞,他也准备好了辩答“长公主殿下,圣上龙体欠安之际出此要事, 朝臣理应分忧担责, 此际沈相已着急大臣于中书省议政,但朝臣如何去与越王说论圣体欠安之际不宜动用兵权这样的话现下贡院已围, 涉案官吏皆已捉拿,但越王殿下弄出的响动越大, 各处的猜疑也越多,若在圣上无法临朝之际人心浮动, 沈相与微臣皆觉不妥。但此事该由圣上所信赖之亲眷去说才妥当,毕竟若真朝臣群起言之,越王殿下治事之心难免会有挫折,但生怨怼就不好了。可如果长公主殿下以姑侄身份好言相劝转圜一二,想必圣上苏醒后得知,也会稍有喘息再做布置。未免天家子孙与朝臣结怨, 还请长公主为圣上分忧。”
真正说动长公主的,是兄长此时无法临朝的身体情况,和会造成人心浮乱的禁军调动。她最了解兄长, 知道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任事态随意升作紧迫,皇上的施压手段总是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要真因此朝臣与越王结怨,到时候难做的是自己哥哥,该如何在平息非议和亲生骨肉之间门做选择是道难上加难的苦题。
这样一来,她就必须站出来先避免事态恶化至无法收拾了。
“卓大人,你总能找到问题之关窍,说服想要说服的任何人。”长公主微微一笑,旋即起身道,“也罢,终究也是家事,我若坐视不理,旁人会说天家没有担当,只是有一样我必须向卓大人说明,我此行劝说,是不希望侄子之为引发非议致使皇兄两难,绝不是言涉乱政妄自弄权,还请大人与我同行,为我做个见证。”
长公主是如何缜密的人,当然不会落人口舌,卓思衡自己出的主意也做好分担的准备,直言笑道“谨遵长公主谕令。”
其实长公主也听到一些混乱的风声,她并非在朝中全无消息,今日贡院一封,她得知越王行径,便觉太过张扬,但终究是做了对的事且也是皇兄所交待的差事,略微过火不算错处。但听卓思衡将事情朝深处理清脉络,她又觉此事需要到此为止,提点这鲁莽的侄子,该当她做姑姑所为。
眼下,越王正在大理寺,此处已教禁军围了个严实,卓思衡随长公主鸾驾抵达时,已有不下三百劲卒在此,他心道,虞雍这小子别是故意为之,皇帝让越王统领些禁军护查省试,他就故意不干人事让越王随意调兵犯错,好甩掉这包袱。不过这思路倒是没错,和卓思衡的打算里多少有些不谋而合的意味。不过事情还没到时机,虞雍也是操之过急,武将,呵,再聪明也是一个德性。
卓思衡忍不住想。
他就不一样了,他已经为越王殿下非常贴心且精致地挖下九九八十一个坑,可能越王对他亲爹的了解还不如卓思衡这个大臣,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心机之深心眼之小世所罕见。皇帝此时晕厥或许是个意外,但也给了卓思衡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彻底探清越王的虚实,并且顺便让他吃点苦头。
越王此时正占据大理寺的正厅,长公主入内时,便听他在发号施令
“再去古坛场大营,命虞雍调来一千人,除去贡院,这几个捉拿归来的大臣宅府也都给我围住,不许闲杂人等出入。”
看着越王意气风发的样子,长公主眉心微动,说话却仍是款洽亲善,似是最关心人的长辈,柔声道“翊儿原来在这里,教姑姑好找。”
然后,她不动声色拦下得令欲行的禁军牙尉。
越王正在兴头上,被打断后颇有凝滞,但见到是宣仪长公主,也不敢不给这位亲姑姑几分薄面,他冷冷扫了眼近旁的卓思衡,快步下来到长公主面前行礼道“侄儿问姑姑安好。”
长公主则满面愁容,低垂眼帘道“你父皇身子不大好,我听闻你调动了禁军,担忧是宫中出了变故,特意来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卓思衡很佩服长公主与她兄长不相上下的演技和临场发挥的措辞。
越王听罢立即说道“姑姑,宫中哪有变故万事都很安稳。”他扫了一眼卓思衡,眼中冷芒必现,声音也阴沉下来,“姑姑且安心回公主府,该小心的是那些个小人在您面前搬弄是非,显得咱们皇家好似不是一条心一般。”
卓思衡仿佛说得不是自己,已然保持得体的泰然自若,于姑侄二人侧后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