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虞十三州之中,除却西蜀三州之外,其余几州在大虞十几年的治理之下,已经天下归心。以凌州为起点,往西为漱州,往南为抚州宁州、关州,闵州;往北即是青州、京州、颍州,禹州。
在大虞开国十几年间,天下清平,民众安居乐业,官吏正直,少有冤家错案发生。各地士子纷纷归附,为大虞之基业而读书。
京都书院的弟子,除了会吸纳已经成名的文士之外,更多的是从小培养,自各州之中选拔天赋异禀的孩童,带往书院读书。
这些孩子,便如幼年进入京都书院的李承义一般,除非家中有极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轻易离开京都书院。所接受的学识,更是以虞朝为先。
因为自幼在书院,所以对于自己大虞子民的身份也更为认可,哪怕那是南方的抚州、关州、宁州、闵州的孩子,对于陈国也只是一个记忆中的名字。
就在李承义离开客栈不久,便有一些书院弟子找上门来,皆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血气正盛。
“掌柜的,敢问可有一名王笑云的客人住在此地?”
为首的书院弟子名叫关承志,关州人士,与陈国封亦平同乡,只是如今各为其主。在关州时,他本命关志,到了书院赐了辈分承,才更名为关承志。
他倒还礼貌,没有对客栈老板莽撞。只是他身上穿着京都书院的服饰,在京都之内也是少有人敢招惹。
那客栈老板道:“的确有这么一名客人。敢问先生寻他何事?”
“我们书院弟子所为,自当是为国为民,掌柜的不会以为我们要谋财害命吧。”
“哈,先生真会说笑,那自然是不敢的。这名王笑云,就在二楼左手第三间屋内居住,可要我帮诸位先生开门?”
关承志道:“无需掌柜的费心,我们自行前往即可。”
木梯虽说有两人并行之宽,但是书院弟子们却是以关承志为首,依次而行。到了王笑云门前,关承志敲了敲门,道:“在下京都书院关承志,特来与即将进入书院的王师弟相叙!”
即便是面对王笑云,关承志也没有失了礼节,但是他的年岁要小得多,只是进入京都书院早,便称王笑云为师弟,明面上并无不妥,内里却是有意贬损王笑云了。
王笑云暗道一声有趣,京都书院的弟子大多修习文治之道,这种小伎俩,实在是稀松平常。此刻若是自己不应声,反而是落了个失礼之名。
“久闻京都书院承字辈的士子中,以李承义为首,不知门外同道,可是李承义?”王笑云却是没有犹豫得回道。
关承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在承字辈中,李承义乃是京都书院二先生李莲之子,他的学识也好,身份也罢,都是其他人难以比肩的存在,自然也是承字辈中的大师兄。
但关承志明明已经说了自己的名号,王笑云依然如此发问,一是阐明自己不够资格与之对谈,二来也是贬低自己名号不够响,他在凌州都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