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陈宫看来,两年时间或许已经足够吕布完全缓过气后,且东出虎牢关占领兖州,开始称霸中原了。
思虑良久后,陈宫遥望着李基府邸所在的方向,暗暗想着。
‘没有问题的,这盘棋……优势在我!’
只是与陈宫的紧迫感不同,李基正不急不缓地与刘备商议着返回吴郡的行军线路。
由于海船需要运载了百余车的竹简返航吴郡,这也让刘备想要返回吴郡的话。
要么,直接走陆路;
要么,便是等待海船将竹简运回吴郡后,再来接应刘备所率领的兵马,走海路返回吴郡。
只是在尝试过海路的便利后,即便是刘备同样也不想千里迢迢地一路从陆路返回吴郡。
否则,便是那漫长的路程,沿途都不知道要走废多少士卒。
因此经过一番商议后,所制定的行军线路便是东出虎牢关,一路横穿兖州,前往青州的港口,再搭乘接应的海船返回吴郡,这也基本是一开始从吴郡前往酸枣会盟的反方向路线。
随着行军路线确定下来后,李基开口提议道。
“主公,海船往返抵达青州港口接应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到时候,我等或可在颍川逗留一段时间,或能为主公的大业再寻访到一二大贤相助。”
“颍川?”
对于这个地名,刘备也是有几分如雷贯耳的感觉。
在仁德书院之前,颍川可谓是天下士子、大贤聚集之处,遍数大汉四百年以来,颍川所出的能人奇士可谓是不计其数。
自张良、晁错而起,又有辅助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七位皆出身颍川,这也奠定了颍川在大汉之中的地位。
因此对于李基的这个提议,刘备同样也是颇为心动。
尽管仁德书院之中也在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但有志于天下的刘备又怎么会嫌弃人才太多呢?
更重要的是,在李基的辅助下,刘备渐渐已经培养出了足够的自信。
自觉自己早就今非昔比,不再是那个让士人鄙夷的贩履织席之徒,以着如今的地位料想也能招募得到一二位大才辅助。
“子坤,只是我等率兵离开吴郡也渐有近半年功夫,不早早返回吴郡,或会生变。”刘备有些忧心地开口道。
当然,刘备所忧心的并非是吴郡、会稽郡爆发内乱。
以着刘备在吴郡、会稽郡的民心与影响力,再加上军户制的推行,让民心、兵权都始终被刘备所牢牢掌控。
莫说是其他人,就算是李基都不可能动摇得了刘备在吴郡与会稽郡的统治。
那是真正意义上从底层就牢牢掌控的统治,绝非是一两个重臣或世家就能撼动的。
刘备所担心的,乃是扬州其余四郡的隐患。
此前在董卓把控朝政后,曾大肆以各地实权官职笼络士人,袁绍与袁术的郡守之位都是如此得来的。
而在扬州之中,丹阳、九江、庐江、豫章四郡同样也换了新的郡守,且似乎是为了钳制刘备,所上任的新郡守皆是些野心勃勃之辈。
故以,刘备所顾虑的乃是率领精锐离开吴郡太久,或会被偷家。
然而,面对着刘备所提出来的忧虑,李基脸上却是流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主公之虑甚是,丹阳、九江、庐江、豫章四郡新郡守皆乃虎狼之辈,便是此前主公尚在吴郡之中,他们尚且虎视眈眈。”
“如今主公率军离开吴郡已久,有所举动,也不足为奇……”
顿时,刘备的脸色几乎是明显地变了变。
此前不是刘备没有产生过类似顾虑,只是对于李基有着绝对的信任,认为李基既然没有提出来,那李基料想是认为那四郡不敢觊觎吴郡,所以并没有太过在意。
令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基居然也认为那四郡很可能会对吴郡出手,这如何能不让刘备心生焦急。
领兵出来打个野,家被偷了,那还得了?
如果连吴郡都没了,那刘备这一位扬州牧不得成笑话了吗?
不等李基说完,刘备连忙开口道。
“吾这便令子龙与翼德率领骑兵昼夜疾驰,先行赶回吴郡戒备。”
李基连忙拉住想要起身的刘备,开口道。
“主公莫急,且不说子龙、翼德就算星夜疾驰,恐怕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返回吴郡。”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吾有意而为之,为的便是引蛇出洞,否则主公当真准备返回吴郡之后,一个个地攻城拔寨过去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