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话间,就见着几个穿着破皮子的胡人走到了摊子前。
汪顺一见他们,忙迎了上去。
“呼尔勒,你们这次要买些什么,我这次带来的种类更加齐全,你们都可以看看。”
“这是其他部落的,他们见到我带回去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用,就让我带他们一起来买。”
叫呼尔勒的那人用蹩脚的大梁话和汪顺交流,时不时还要夹杂他们的语言。
“没问题,来者都是客,你们可以挑选,我按照给呼尔勒的价格卖给你们。”
汪顺听懂了他的意思,边说边给那几人展示上次呼尔勒买回去的物品。
那几人不会说大梁话,但是肢体语言还是懂的,叽里呱啦交流了一番,他们满意地买了不少东西。
这些胡人一开始手上是没有大梁的钱,但是集市提供了采用皮子,牛羊等以货换钱的地方。
就是兑换的比例比市场价低,只有没钱的部落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像大部落或者王庭,他们手上也是有白银的,自然可以直接交易。
不过若是他们不愿意换,也可以拿着皮毛和集市上愿意以物易物的商家处做买卖。
汪顺是两者都收的,不过他主要收皮毛,很少收牛羊。
几人高兴地将背篓里面的皮毛给拿出来,汪顺评估了一番后给出了能换的货物数量。
那几人换到了比别处还要多的货物,脸上也是喜笑颜开。
那几人还要去买其他东西,呼尔勒留了下来,继续和汪顺说话。
“你说要带回去卖的东西都在这,我没有摆出来,就专门给你留着了。”
汪顺让手下去把用一个大布包包着的东西拿出来给他,这几年基本都是用的,什么针头线脑,擦脸油,拨浪鼓,木制的小玩意等等。
青竹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才知道呼尔勒和汪顺熟悉后,他就想多买些实用又便宜的东西回去卖。
汪顺也没有拒绝,用批发价的形式给他准备了一堆,呼尔勒看了看东西,笑呵呵地拿了钱,背着东西和部落的人走了。
“他叫呼尔勒,我听他说他们部落就在出了边关的那边,母亲是大梁人,跟着母亲学了大梁话。
后来成了孤儿就四处流浪,如今帮着部落里干起了采买的活计。
他买的东西都是又便宜又实用的,所以其他更远处的部落就找到了他帮忙。
他见着这其中能赚点钱,就找我帮忙买些他觉得需要的东西拿去草原卖。”
趁着没客人的时候,汪顺给青竹介绍了呼尔勒的情况。
“原来是这样,那他还是很有生意头脑的,难怪我觉得他和咱们大梁人长得比较像。”青竹也感慨道。
“是啊,我听他说他娘是他爹在草原上捡到的,以前那个部落的孩子们觉得他出身低,经常欺负他。
不过他如今很受这个部落的人重视,但他毕竟不是部落的人,所以才会想着多赚钱,以后娶个媳妇才能安定下来。”
两人聊了一番关于日后的规划和麻河县的情况,青竹这才离开了摊位,她准备去胡商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