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供货商和销售商(2 / 2)

这下,张义楚和崔云逸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要知道一百台织布机就能有这样的产量,即便是江南那边的豪商,也是做不到的!

李唐自然不是在吹牛,明代《海盐县图经》曾有记载“纺者日可得纱四、五两,织者日成布一匹”,《嘉善县志》记载“东南乡妇女日织三匹者,然小而粗,不如松江远甚”,“妇女勤纺织,早做夜休,一月常得四十五匹”。

李唐打造的飞梭织布机效率是普通织布机的四倍,如此算来,一百台飞梭织布机月产一万八千匹棉布,其实是一个底线,一个月两万匹棉布的产量是正常水平。

此时李唐给了张义楚和崔云逸肯定的答复,二人顿时欣喜若狂,如此的话,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而且收益会异常丰厚!

于是崔云逸激动的说道:“启禀李知县,如今广东的棉纱零售是五两三钱一石,小人便给李知县一个低价,四两五钱,如何!”

李唐自然不会一口价就答应,于是笑而不语,目光看向了张义楚。

张义楚自然明白,说道:“崔掌柜,太爷的纺织工坊已经建成,很快就能投产了,每月所需的棉纱都是巨额,产出的棉布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的收益有多大,你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以在下的想法,你还是将棉纱的价格再降低一些,否则太爷不满意,随时可以派人去琼州府,甚至是广州城寻找供货、收货之人,到时候你就亏大了!”

崔云逸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吧,小人给李知县四两二钱每石,这已经是非常低的价格了。”

李唐说道:“每石四两,可以的话,咱们就谈一谈棉布的收购价,不可以的话,本县就不耽误崔掌柜时间了。”

“可以!”

崔云逸急忙说道:“咱们就以四两每石成交!”

“好!”

李唐问道:“如今棉布的行市如何?”

“不瞒李知县,张掌柜也在这,应该也知道一些,小人从民间零散织户收购棉布的价格,平均是八钱一匹。”

“至于李知县的棉布,小人就加一钱,按照九钱一匹收购,如何?”

李唐摇头说道:“本县出产的棉布是一般棉布的两倍宽,而且质量也会更好,如此实在的棉布只值九钱一匹,价钱太低了!”

李唐提前做过估算,一石棉纱大概可以纺织六匹半棉布,如此算下来的话,每匹棉布光是原料的成本就在六钱多,加上人工等各项成本,一匹棉布的成本将在八钱左右!

崔云逸用九钱一匹的价格收购,简直是将价格压到最低了,只留给李唐每匹布一钱的盈利。此人是常年做棉布、棉纱生意的精明商贾,李唐可不相信他算不出大概的成本来。

于是此时李唐也不再绕弯子,说道:“每匹一两二钱,不讲价!”

“太高了,小人实在没有赚头啊!”

看着“哀嚎”的崔云逸,李唐笑着说道:“崔掌柜如果不满意这个价格,那今日之事就算了。”

“这、这……”

随后崔云逸换上了一副笑脸,说道:“也罢!李知县本就是有名的李青天,小人也乐得与李知县做生意,就按李知县的意思办。”

随后李唐便让张义楚代为拟定合约,与崔云逸签字画押。

李唐与崔云逸约定,在七月底之前,要给李唐运来三千两百石棉纱,八月底运来第二批棉纱,同时将纺织工坊的第一批出产棉布收购走。

与此同时,左益朗已经张贴出了招募女工的告示。

明代的纺织工坊广泛使用女工,已经是百姓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万历朝的首辅徐阶大肆经商,就曾经开了一间规模很大的纺织工坊,当时就雇了很多织布女工,每年生产大量织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所以左益朗的招募事宜进展非常顺利,超乎李唐的预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