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钢琴声也逐渐小,只剩下巴拉莱卡琴,和刚才展现部的吉他、钢琴、鼓声齐上征形成鲜明的强弱对比。
巴拉莱卡琴的音色一点也不清脆,甚至音量很小,甚至听旋律以为是“中断”了。
如果有个词的话,此处是:“妈妈,我们终究胜利了。”
如果说旋律的刚柔并济是谱曲的神来之笔,那么此处巴拉莱卡独奏就是编曲的神来之笔!
三角琴由于自身特点,适用于独奏和家庭小聚,反正不怎么适用大舞台,但偏偏巴拉莱卡是毛熊国人最爱的乐器,没有之一,喜爱程度远超过巴扬手风琴。
所以用巴拉莱卡的闷声来代表一个个普通的毛熊国人,再合适不过!
前面的辉煌,前面的钢铁洪流,都来自于一个个普通的毛熊人。
阿历克赛甚至都想要鼓掌,但是又忍住了,欣赏中鼓掌会影响音乐的整体性。
纪录片导演内心祈祷:“这才是音乐没有国界,千万要有一个好的收尾。”
目前为止,都很好,好到阿历克赛不希望因为结尾而被破坏。
表面上《辉煌与衰落》达到总导演的预期,里子是柳拜乐队不愧是柳拜乐队!
低音部采用相同的伴奏音型,做分解和弦式的转位进行,3小节的扩展模进后于主和弦结束。
“为了你祖国母亲”、“为你高呼三声乌拉”瞧瞧这歌词,秦疆一个华夏人能写吗?不能。
从歌词能联系到旋律,再现部首先对副部主题进行反复。
听众们从一开始,仿佛看见钢铁洪流的激荡,变成为了见识过枪炮,依旧要守卫祖国的信念。
再接续主部主题的旋律构成结尾,于g大调主和弦结束全曲。
哀婉的旋律创造出悲凉萧瑟的意境,低沉的弦乐流动中,回荡着巴扬手风琴……
近四分钟的旋律,让亚历山大厅所有人都沉默了。
好就是好,这谁也无法否认。
更何况,现在名为《辉煌与衰落》的曲子,曲调和编曲都极具毛熊国的审美。
“今天不是四月份吧?今天不是圣母领报瞻礼吧?”文字策划脸上的疑惑
圣母领报是指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即将生下耶稣,文字策划的意思是华夏人只有可能是被耶稣附身才能写出如此歌曲,但又没到那个日子。
毛熊国基本都信仰东正教,具体的也不多说了,反正只要知道文字策划此刻三观都会摧毁了。
“巴拉莱卡琴独奏的一小段,让这首曲子升华,帝国的辉煌是因为每个人民,但帝国的衰落却是因为上层人士,史诗级的编曲。”总导演阿历克赛说,”而这个曲,我难以相信他是外国人。”
总导演的话引发众人同意,毛熊国的味,太重了!
纪录片众人窃窃私语的讨论:
“我想起了宁愿自杀也不愿意瞧见祖国破碎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
“谁不怀念苏联,谁是没良心,但谁若想回到苏联时代,谁是没脑子。”
“哎,我虽然没有你们那么多联想,但这绝对是今天听过最好的,我肯定。”
等等。
“联系那位先生。”阿历克赛说。
“阿历克赛导演,我们没有那位先生的的联系方式……”
<真难写,这一章,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