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到96年的国庆期间,阿彧从莲花山搬到了莲花北。当时总部在那里租了十几套房,都是多层建筑的2房或3房,几乎所有同事都集中住在那里,每人一个房间。公司还专门留了一间房作为食堂并且请了做饭的阿姨。显然,96年的大牛市让公司获益匪浅,于是总部员工的福利待遇也自然是水涨船高了。
莲花北有一座新建的羽毛球馆,公司专门请了一位羽毛球教练。这位李教练3多岁,瘦高个,一看就是打羽毛球的体型。他1岁就进了少年体校专业学习羽毛球,15岁进入gd省队,8年代中期一度入选了国家队,可惜当时羽毛球国家队人才济济:挑大梁的四大天王之首杨阳,打法凶狠的赵建华和大器晚成的熊国宝都是单打好手。李教练也是单打选手,而出战国际赛场的国家队名额有限,于是无奈之下他只得再度回到gd省队。之后曾与熊国宝切磋技艺并战胜过他。
退役后李教练就担任了gd省队的教练,95年辞职下海。这个新的羽毛球馆就是他与人合作开的,他负责教习。由于技艺超群、声名远扬,当时他还带了2支来自香港的少年班:每周一次来莲花北羽毛球馆予以专门教学训练和陪打,阿彧亲眼看过这些15、16岁左右的香港孩子在李教练手把手的示范演练之下进步神速。
公司每个周末都预定了羽毛球馆的打球时间,基本上是固定周六打2小时,每次2个场地(周中有人的话也可以随时预定。其中周六1个小时由李教练进行讲解演示,另一个小时就自行组织单打或双打比赛。
专业的李教练果然名不虚传,短短2节课就让阿彧和他的同事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打球的技术和技巧有了质的飞跃。比如,羽毛球拍必须是以虎口垂直的方向握拍;击打的时候要侧身,这样就可以运用灵活抖动手腕的方式以巧劲将球大力打出去;球鞋的鞋底必须防滑,每次击发球之后要迅速回到球场正中央,任何时候移动身体最好是双脚同时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快速应对前后场4个方向的吊打;发球时球拍必须要低于腰部,同时单打和双打的发球区域也各不相同。此外还专门训练了:怎么让发的球又平又快刚好落于发球线之后一点点、怎样快接平高球以平推的方式追身打过去(类似乒乓球里的快速回推、扣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手腕是下压的、轻搓球刚好过网以及轻搓球到网的斜对角运用球拍技巧、打后场球切忌回半高球(很容易被对手扣杀。为此专门训练了2节课,直到球拍击打球发出非常清脆的“啪”的一声,这样就可以把球从自己的后场一直高高打到对方的后场并且控制住下落时刚好接近底线位置等等。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反手回后场高球:从自己的后场反手把对手的高球再以高球方式打回到对方后场,这个应该是专业水准的要求了,结果阿彧的所有同事都没办法做到(同样是要球拍打出很大声的“啪”的声音,才算是勉强合格。
李教练还让大家看了他的右手腕,比他的左手腕要粗一些,这就是从1岁开始打了那么多年球之后留下的“后遗症”。
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培训结束之后,李教练还常在自己有空的时候跟公司2名顶尖好手切磋了好几回,他1对2,并且自己还有所限制:要么单脚打、允许扣杀,要么双脚正常打但是不允许扣杀。即便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公司的2名同事也是全败、每一局最高得分不会超过5分,经常是只得-1分(96年羽毛球比赛规则仍是15分的发球得分制,只有发球权一方才能得分,所以要先争夺发球权。要知道公司这2名好手各有特点:一个擅长进攻、一个擅长防守;而就在1年之后的97年深圳证券杯羽毛球赛场上,他们这对双打选手一举夺得了第三名。
就跟围棋一样,业余跟专业的距离还真的是天差地别。
但不管怎样,有了李教练专业的指导之后,同事们对每周打羽毛球的热情高涨,经常有1多个人参加,包括公司高层领导。有时人实在太多,场馆的场地又紧张、没法临时加场地,就只能搞2组双打比赛、一场定胜负,输的一方撤下来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