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科技引领(1 / 1)

96年临近春节前夕,总部搬到了新落成的大厦,阿彧也随之一起迁移,进了新组建的资产管理部。到了那里阿彧才发现,原先公司的同事多数都离职另谋高就了,还有少数则留在了营业一部即总部原址所在地。因此新总部的熟面孔不超过3人,真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部门老总、同事以及新的总部成员都对阿彧既热情又关照有加,这让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并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整层楼面都是新装修的,窗户只分布在独立办公室里,因此通风不是很好;这就导致略带刺鼻味的、装修用的“香蕉水”味道长时间挥之不去,基本上一到下午眼睛就发涩发酸,然后整个人有点昏昏沉沉地。

正因如此,部门的徐总除了过来开会,平时一直在营业二部办公(营业二部是新股东的老营业部,离一部非常近。所以旭总嘱咐阿彧留守总部办公室好有个照应。

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到了4月。阿彧这段时间偶尔仍会给中证报或证券时报投稿,也跟bj某电台的股市热线做了几次股评。然后4月22日,阿彧刚上班就看到深圳的证券时报头版大篇幅刊登了时任副市长的一篇长文,大谈科技将是深圳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阿彧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深科技(21,然后打开电脑一看,昨天收盘价是48元。他脑子里马上就想到了去年8月的成都工益,当时自己帮自营账户买入时的走势跟现在的深科技非常相似。只可惜现在整个公司自营盘都由领导统一管理,要不然自己手里要是仍然有独立操作权的自营账户的话,肯定会像当初的成都工益一样,一把满仓买进的。

算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毕竟春节过后公司经理会与资产管理部全体成员召开的联席会议至今依然让阿彧记忆犹新。时任的女总裁定了调:总部刚搬迁,花销不菲;市场仍然低迷,谨慎为上;最终确定初始自营规模为2万元。

对比95年年底阿彧去泰安证券无意中听到的该公司豪情壮志:准备拆借总额约十亿大干一场。阿彧心想咱们的步子未免也太小了点吧;而且自己去年在中证报发表的“沪市大底在何方”也明确指出52就是底部甚至是以后都可能很难再看得到的大底。

而实际走势是96年1月的最低512,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16日收于552。当时春节长假放了2周,因此节后第一天已经是3月4日了,结果当天高开高走收涨近9%收于61。但随后2天获利回吐,几乎回补了长假向上的跳空缺口。但是沪市成交额已经从节前不到1亿放大了2倍多;而当时的深市成交额始终只有沪市的1/3左右。联席会议正是在3月6日下午也就是连跌2天后召开的,当天沪市收于559。

联席会议上阿彧一言未发,只是在做一些记录以及默写着前不久所看书籍记载的台湾股市大幅涨跌的历史走势。阿彧之所以关注台湾股市走势,渊源在于“大富翁2”的游戏。

有一次,明兄、勇哥打开一个游戏存档给阿彧看,赫然发现游戏主角阿土身上几千万现金,一路过来全部都是顶级摩天大厦,另2个npc角色也大抵如此。然后他们问阿彧,这种情况怎么让游戏结束呢。原来是他们一开始有意不让npc破产造成此种状况的,然后主角专心炒股票;结果现在大家都成了亿万富翁,每个角色光现金就有几千万,那点房租不可能搞倒任何人了。阿彧无此经历,答曰不知。

最后他们公布答案:主角进入“碰运气”一格,结果是“缴交5%证交税”,立即破产。因为主角当时的股票市值居然达到了上百亿,而缴纳的证交税必须是现金加银行存款,合起来也不够5亿,当即gameover了。

当时的阿彧经常周末去东门书店购买投资类书籍,于是专门留意了描写台湾股市历史的书,买了几本。那天的联席会议,阿彧默写在纸上的就是最近一次的台湾股市大幅波动:1987年1月开始大涨,到9年2月,台股指数已经从11以下上涨至最高12以上,3年多的时间暴涨了11倍多;随之开始下跌,到9年9月短短7个多月时间已经跌到26以下了,最高跌幅达79%;之后长时间一直在约3-6之间宽幅震荡。

阿彧心想,果然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喜好短线投机、追涨杀跌、大幅起落的特征分毫不差。当他胡乱写着台湾股市的曲线轨迹的时候,紧挨着他坐着的是从新股东那里调来的总裁特别助理尉总,那是阿彧第一次见到尉总。当时尉总很注意地看着阿彧在纸上写的东西,但是并未搭话。

散会后,资产管理部很难得第一次全体人员都在。当时阿彧跟所有同事还都不是很熟。尉总跟部门的旭总经理、林副总经理都是五道口的同学,因此都到了部门办公室聚了一下,点了几份大的披萨外卖,搞了2桌“锄大地”,边打牌边闲聊。

阿彧就发现两位领导对尉总极为尊敬,当时不明所以,后来才慢慢了解其神奇的创业史,并且将来跟尉总有不少交集(以后再描述。让阿彧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不约而同聊起了华为,都说这是家好公司,都想着尽量多买些华为的股票;只可惜当时的华为只有内部股,很难收集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